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 - A”投资评级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动力煤中枢下行叠加长协保供,公司度电成本下降,盈利增加;火电装机布局及结构优越,竞争力较强;容量电价增强业绩稳定性,央企加强市值管理或提振估值;预计 2024 年动力煤价中枢下移,看好公司电力板块盈利能力继续提高,公司分红能力仍有提升空间,具备一定的投资价值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市场表现及财务数据 - 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71.76 亿元,同比 +9.45%;归母净利润 45.22 亿元,同比 +378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38.03 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32.52 亿元,同比 +37.26%;基本每股收益为 0.35 元;加权平均 ROE 为 9.34%,同比增加 11.41 个百分点 [1] - 预计 2024 - 2026 年 EPS 分别为 0.61、0.66、0.67 元,对应 4 月 17 日收盘价 7.39 元,2024 - 2026 年动态 PE 分别为 12.0、11.2、11.0 倍 [2] 成本及盈利分析 - 2023 年秦港动力末煤 Q5500 均价 965.34 元/吨,同比 -23.99%;动力煤年度长协均价 713.83 元/吨,同比 -1.09%;公司火电平均度电成本 0.4327 元/千瓦时,同比 -7.31%;整体燃料成本约为 754.62 亿元,同比 -8.93%;电力业务毛利率 8.7%,同比提高 6.38 个百分点 [1] 装机及发电情况 - 截止 2023 年底,公司控股发电企业共计 45 家,控股装机容量为 58449.78 兆瓦,其中燃煤发电控股装机 46890 兆瓦,燃气发电控股装机 9094.59 兆瓦,水力发电控股装机 2459 兆瓦 [1] - 公司火力发电机组中 90%以上是 300 兆瓦及以上机组,600 兆瓦及以上的装机比例约占 5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机组分布于电力调入省份,上网电价平均 516.98 元/兆瓦时,比 2023 年全国 33 地(除西藏)电网企业代理平均购电价格高出 20.57% [1] - 2023 年火电发电量为 2144.59 亿千瓦时,同比 +1.55%,售电量为 2003.13 亿千瓦时,同比 +1.46%,收入为 942.61 亿元,同比 +0.89%,新增火电装机 369.55 万千瓦 [1] 政策及分红情况 - 公司机组先进性及持续推进的灵活性改造,有望受益于容量电价政策,业绩稳定性增强;央企加强市值管理,公司作为中国华电上市平台,资产注入预期仍强 [1] - 2023 年利润分配方案拟派发股息每股人民币 0.15 元(含税),合计派发 15.34 亿元(含税),占可供分配归母净利润的 43.65%,预计后期分红能力仍有提升空间 [1]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 |会计年度|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07,059|117,176|117,847|118,468|118,891| |YoY(%)|2.5|9.5|0.6|0.5|0.4| |净利润(百万元)|100|4,522|6,286|6,773|6,891| |YoY(%)|102.0|4430.7|39.0|7.8|1.7| |毛利率(%)|0.4|6.4|8.0|7.9|8.2| |EPS(摊薄/元)|0.01|0.44|0.61|0.66|0.67| |ROE(%)|-0.9|5.8|7.4|7.5|7.1| |P/E(倍)|757.2|16.7|12.0|11.2|11.0| |P/B(倍)|2.1|1.9|1.7|1.5|1.3| |净利率(%)|0.1|3.9|5.3|5.7|5.8|[3][5]
盈利显著改善,看好龙头电企估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