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3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主要因下游需求旺盛和核心竞争力提升,集成电路占比增长、新能源成新增长极,在手订单充足,半导体装备业务有突破,经营性净现金流转正且推出员工持股计划,虽下调2024 - 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但新签订单高景气、在手订单充沛,维持“买入”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8.26亿元,同比增长37.45%;归母净利润1.65亿元,同比增长26.96%;扣非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增长21.85%;加权平均ROE同比提高1.58pct,至10.98% [3] - 2023 - 2026年营业总收入预计分别为18.26亿元、22.90亿元、28.85亿元、36.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45%、25.41%、25.98%、26.21%;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1.65亿元、2.16亿元、2.76亿元、3.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96%、30.84%、27.63%、28.91% [1][3] 业务板块表现 - 半导体显示:2023年收入2.71亿元,毛利率13.88%,营收/毛利占比15%/8%,受行业景气度影响业绩承压 [3] - 集成电路:2023年收入12.52亿元,同增80.82%,毛利率28.12%,营收/毛利占比提升至69%/72%,IC领域高景气带动业绩高增 [3] - 新能源业务:2023年收入2.92亿元,同增47.93%,毛利率增8.34pct至32.11%,营收/毛利占比提升至16%/19%,收入利润占比超半导体显示 [3] 订单情况 - 2023年新增订单总额27.93亿元,同增76.26%;截至2024/4/18,在手订单金额14.09亿元,其中半导体行业订单金额13.81亿元,占比超98% [3] - 半导体显示:2023年新签订单3.83亿元,同增10.43%,稳固行业领先地位 [3] - 集成电路:2023年新签订单20.54亿元,增速达109.81%,实现翻倍增长 [3] - 新能源:2023年新签订单含税3.47亿元,同增41.31%,订单表现亮眼 [3] 半导体装备业务突破 - 2023年半导体附属装备及核心零部件业务新签订单1.36亿元,在L/S设备、真空设备、温控设备三大产品线取得成果 [3] - L/S设备:完成等离子+水洗双腔机型研发验证,获头部客户Etch制程测试订单;国内首台套水洗+燃烧+水洗机型设备获SEMI认证,取得头部客户测试订单;面向新能源领域研发PW3000机型并取得订单;面向半导体领域有害气体的PW机型首台突破项目立项 [3] - 真空设备:完成2款机型研发测试,1款在新能源领域头部客户PE - Poly制程验证测试,突破集成电路领域维保服务订单 [3] - 温控设备:完成半导体显示领域首款三通道产品研发验证,布局集成电路3款产品研发立项 [3] 其他情况 - 2023年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2022年( - 1.71亿元)实现转正 [3] - 推出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合计完成认购173.60万股回购股份 [3]
2023年年报点评:集成电路新签订单高增,半导体设备与材料持续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