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3年旗滨集团浮法玻璃业务增长、市占率逆势提升,光伏玻璃产能规模扩张快、盈利能力改善,电子及药用玻璃产能扩张但未盈利;受地产下行拖累,23年建筑玻璃行业需求下滑;调整2024 - 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026年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收益表现 - 近1个月相对收益1.46%、绝对收益2.60%,近3个月相对收益11.19%、绝对收益18.70%,近1年相对收益 - 17.35%、绝对收益 - 26.82% [1] 市场数据 - 总股本26.84亿股,总市值200.99亿元,一年最低/最高5.21/10.45元,近3月换手率79.76% [2] 事件1 - 2023年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157/18/17亿元,同比+18%/+33%/+39%;23Q4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45/5.1/5.3亿元,同比+29%/+645%/+1069%;拟现金分红8.8亿元,分红率50%,合计分红11.6亿元,对应分红率66%;2024年争取实现营业收入205亿元,同比+31% [3] 要点 - 2023年光伏玻璃业务成本降、盈利升,受益于产能增长规模效应;截至2023年底产能8200吨/日,2023年新点火5条产线共6000吨/日;3条1200吨/日生产线预计2024年建成投产,产能规模行业前三 [4] 事件2 - 24Q1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39/4.4/4.2亿元,同比+23%/+292%/+543% [4] 浮法玻璃业务 - 2023年收入91亿元,同比+4%,产品均价80元/重箱,同比 - 1%,销量1.14亿重箱,同比+6%,全国平板玻璃产量同比 - 3.9%,公司市占率逆势提升 [5] - 2023年单位成本58元/重箱,同比 - 7%,受益于直接材料成本下降;吨毛利约21.6元/重箱,同比+3.1元/重箱,毛利率约27.2%,同比+4.2pcts [5] - 截至2023年底产能16600吨/日,规模行业前列,规模优势降低成本;截至2023年12月末,全国浮法玻璃在产产能17.38万吨/日,行业产能利用率84.8% [5] 建筑节能玻璃业务 - 2023年收入28亿元,同比+8%,销量3919万平米,同比+1%,均价71元/平米,同比+5元/平米,单位毛利14.7元/平米,同比+0.7元/平米,毛利率约20.7%,同比 - 0.5pct [6] - 截至2023年底拥有11条镀膜节能玻璃生产线(年产能5280万平方米)、33条中空玻璃生产线(年产能910万平方米) [6] 光伏玻璃业务 - 2023年超白光伏玻璃业务收入34亿元,同比+114%,销量1.94亿平米,同比+202%,均价17.6元/平米,同比 - 7.2元/平米 [7] - 2023年单位成本13.8元/平米,同比 - 9.0元/平米,单位毛利3.8元/平米,同比+1.8元/平米,毛利率21.5%,同比+13.5pcts [7] 电子及药用玻璃业务 - 2023年绍兴电子1条150吨/日生产线建成点火;截至2023年底拥有4条高性能电子玻璃生产线(345吨/日)、2条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生产线(60吨/日),在建2条高性能电子玻璃生产线(130吨/日),筹建2条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生产线(100吨/日) [8] - 2023年电子玻璃因行业产能扩张、竞争激烈、产品降价及计提存货减值准备亏损;药用玻璃因国内行业产能扩张、素管产品降价及计提存货减值准备亏损加大 [8]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调整2024 - 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至21.8亿元(下调46%)、24.3亿元(下调54%),新增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7.0亿元 [8]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 营业收入2022 - 2026E分别为133.13/156.83/206.18/248.28/292.9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8.65%/17.80%/31.47%/20.42%/18.00% [9] - 归母净利润2022 - 2026E分别为13.17/17.51/21.78/24.33/26.9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68.90%/32.97%/24.38%/11.74%/10.77% [9] - EPS 2022 - 2026E分别为0.49/0.65/0.81/0.91/1.00元,ROE(摊薄)分别为10.45%/12.92%/14.67%/15.05%/15.29% [9] - P/E 2022 - 2026E分别为15/11/9/8/7,P/B分别为1.6/1.5/1.4/1.2/1.1 [9]
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点评:光伏玻璃快速增长,新业务产能持续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