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2] 核心观点 -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2亿元,同比增长37.76%;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18.08%;扣非归母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26.67%[2] - 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2亿元,同比增长8.53%,环比增长5.06%;归母净利润7275.38万元,同比增长51.77%,环比增长431.79%;扣非归母净利润6662.01万元,同比增长41.68%,环比增长444.56%[2] - 2023年公司新签订单15.04亿元,同比增长36.50%;累计存量订单25.66亿元,同比增长28.69%[2]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74/3.63/4.72亿元,EPS为2.45/3.24/4.21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3.2/17.5/13.5倍[2] 药学研究业务 - 2023年公司药学研究业务实现营收5.69亿元,同比增长28.67%[3] - 2023年公司新立项自研项目达100余项,累计已超350项;共3项新药项目已通过NMP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126项药品申报上市注册受理,7项取得生产批件的权益分成[3] - 公司聚焦多肽类和小核酸类药物研发,截至2023年末已立项自研1类创新品种11项;在研项目"STC007注射液"镇痛II期临床已启动、瘙痒I期临床正在进行中[3] 临床试验与生物分析业务 - 2023年公司临床试验与生物分析服务实现营收3.62亿元,同比增长54.54%;毛利率39.72%,同比提升5.44 pct[4] - 公司已搭建临床试验研发平台、数统分析平台、SMO平台、第三方稽查平台4大专业平台,全国设立19个常驻点,已与260余家医院建立长期临床合作[4] - 生物分析方面,公司目前运行100余项创新药临床前、临床I期项目;累计自主开发小分子/大分子生物分析方法近600/100个[4] 财务数据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932百万元,同比增长37.8%;归母净利润185百万元,同比增长18.1%;毛利率56.7%,净利率19.8%,ROE17.3%[6]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55/1650/2176百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4/363/472百万元,毛利率分别为56.3%/56.1%/55.8%,净利率分别为21.9%/22.0%/21.7%,ROE分别为20.8%/21.9%/22.4%[6] - 2023年公司流动资产1357百万元,非流动资产506百万元;流动负债761百万元,非流动负债45百万元[12] - 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93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89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78百万元[12]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57.69元,一年最高最低分别为99.21/52.10元,总市值64.61亿元,流通市值46.79亿元[7] - 近3个月换手率75.03%[7] - 2023年公司P/E34.5倍,P/B6.1倍;预计2024-2026年P/E分别为23.2/17.5/13.5倍,P/B分别为4.8/3.9/3.0倍[6]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增长稳健,充沛订单保障未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