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2][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3年业绩稳健,受项目交付节奏影响24Q1业绩下滑;公司为国网体系内核心ICT软件服务商,受益于电网数智化建设;同业竞争问题有望解决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3年及2024Q1财务数据 盈利情况 - 2023年营收76.7亿元,同比增0.8%;归母净利润8.3亿元,同比增3.4%;扣非净利润7.9亿元,同比增1.4% [5] - 2024Q1营收10.2亿元,同比降23.0%;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降83.2%;扣非净利润0.1亿元,同比降75.2% [5] 期间费用 - 2023年销售费用2.3亿元,销售费用率3.0%;管理费用3.4亿元,管理费用率4.4%;研发费用2.9亿元,研发费用率3.8% [6] - 2024Q1销售费用0.5亿元,销售费用率5.3%;管理费用0.8亿元,管理费用率8.2%;研发费用0.6亿元,研发费用率5.6% [6] 现金流方面 - 2023年经营现金流净额9.2亿元,同比增8.0%;投资现金流净额 -2.9亿元,同比增36.9%;筹资现金流净额 -3.7亿元,同比增22.2% [7] - 2024Q1经营现金流净额 -1.0亿元,同比增84.0%;投资现金流净额 -0.01亿元,同比增97.9%;筹资现金流净额 -0.6亿元,同比增 -8.7% [7] 简评 业绩情况 - 2023年业绩稳健,营收76.7亿元,同比增0.8%,归母净利润8.3亿元,同比增3.4%,扣非净利润7.9亿元,同比增1.4%,主营业务毛利率21.6%,同比 +0.9pct [9] - 24Q1营收10.19亿元,同比降22.98%,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降83.22%,扣非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降75.16%,主因集成集采等业务收入减少及存量项目确认收入有限 [9] 业务优势 - 云网基础设施方面,为国网提供网络集成业务,网内份额领先;电力数字化服务方面,子公司中电普华推广上线进展良好,能源交易 + 负荷侧业务有望成新增长点;企业数字化服务方面,电网企业业务数字化需求增长 [9] 行业机遇 - 国内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国网总部数字化项目中标金额从2021年约65亿元增至2023年约93亿元,公司中标份额领先,市占率16% [2][9] - 数字化项目交付24Q2起量、投资24H2加速,公司有望受益 [2][9] 同业竞争 - 信产集团承诺5年内消除与上市公司业务重合,不在公司外新增同类业务 [2][9]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 维持前期盈利预测,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0.41/12.09/13.31亿元,同比增速为25.6%/16.2%/10.0% [2][10] - 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4年归母净利润25.0x PE,对应合理价值21.66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2][10] 可比公司估值表 |公司代码|公司名称|市值(亿元)|2024E归母净利润(亿元)|2025E归母净利润(亿元)|2024E PE|2025E估值水平(x)| | ---- | ---- | ---- | ---- | ---- | ---- | ---- | |600406.SH|国电南瑞|1880|93.7|105.6|20|18| |688248.SH|南网科技|172|4.3|6.1|40|28| |002063.SZ|远光软件|100|4.2|5.1|24|20| |688100.SH|威胜信息|172|6.8|8.4|25|20| |PE平均水平|-|-|-|-|27|21| [11] 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主要财务比率 资产负债表 - 2022 - 2026年流动资产分别为9,520、10,985、13,449、15,153、17,057百万元等 [13] 现金流量表 - 2022 - 2026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851、919、1,020、995、1,865百万元等 [13] 主要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方面,2022 - 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0%、0.8%、11.8%、10.2%、7.3%等 [14] - 获利能力方面,2022 - 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20.6%、21.6%、21.2%、21.8%、21.8%等 [14] - 偿债能力方面,2022 - 2026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2.4%、53.4%、53.2%、51.1%、49.3%等 [14] - 营运能力方面,2022 - 2026年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63、0.57、0.54、0.54、0.52等 [14] - 每股指标方面,2022 - 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7、0.69、0.87、1.01、1.11元等 [14] - 估值比率方面,2022 - 2026年P/E分别为22.47、22.00、22.17、19.07、17.34等 [14]
交付节奏放缓致24Q1业绩下滑,向好趋势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