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三大车企财报表现 - 丰田销售收入23.28万亿日元(同比+5.9%),经营利润2.46万亿日元(同比-3.7%),净利润1.9万亿日元(同比-26.4%)[4] - 本田销售净额5.39万亿日元,经营利润2579亿日元,净利润1000亿日元,均低于市场预期[5] - 日产销售净额2.99万亿日元(同比-5.08%),经营利润319.1亿日元(同比-84.67%),净亏损93.4亿日元[5][7] 日产汽车降本增效措施 - 削减20%全球产能,裁员9000人,高管自愿降薪50%[8] - 2024财年经营利润预期从6000亿日元两度下调至1500亿日元[8][9] - 4-9月全球销量同比下降4%,中国区1-10月销量55.8万台(同比-9.98%),10月单月销量57323台(同比-16.52%)[11][13][14] 轩逸车型的市场表现与风险 - 轩逸占日产中国区销量55.7%(10月31942台/总57323台),累计在华销量500万辆[16][21] - 轩逸通过降价策略维持销量(入门价从12万降至7万),但导致利润下滑[26][27] - 2023年1-9月紧凑型轿车销量榜首被比亚迪秦PLUS(362721辆)取代,轩逸退居第二(240204辆)[30][31] 日系车企在华电动化转型困境 - 日产计划2026年前在华推出8款新能源车型(含5款日产品牌)[32] - 丰田在华销量同比-13.7%,本田同比-31%,日产纯电车型ARIYA上半年销量不足1700辆[35][36][38] - 本田新能源工厂10月投产,丰田依赖铃木印度代工生产电动SUV[39][41]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50%,燃油车市场持续萎缩[29] - 日系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中举棋不定,陷入"温水煮青蛙"困境[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