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0 31亿美元 同比增长9 6%(剔除汇率影响) 主要得益于全球化平台集约优势和自有产品出海业务强劲增长(24年自有品牌出海实现营收0 96亿美元 同比增长84 7%) [4]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亏损2 69亿美元 同比大幅收窄58 6% EBITDA实现转正 从去年同期的亏损3 70亿元改善至盈利0 60亿美元 主要得益于收入增长、成本控制和资源聚焦等措施 [4] - 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合计下降2 17亿美元 三项费用率合计下降28 5 pct 其中研发费用率下降19 0 pct [4] 地区收入分布 - 24年国内实现营收5 22亿美元 同比增长6 0% [4] - 北美洲实现营收0 92亿美元 同比下降7 5% [4] - 欧洲实现营收2 80亿美元 同比增长10 5% [4] - 亚洲(除中国)实现营收0 88亿美元 同比增长23 6% [4] - 南美洲实现营收0 33亿美元 同比增长46 5% [4] - 其他地区实现收入0 15亿美元 同比增长43 2% [4] 业务领域 - 产品涵盖心血管及结构性心脏病、脑血管神经调控机接口、大血管生命支持与外周、电生理及心律管理系统、医疗机器人数字化医疗、妇科泌尿科消化科医疗、关节脊柱创伤运动医学、眼科呼吸道与家庭医学、癌症治疗患者生命保障、内分泌体内外诊断生殖、合成生物再生医学焕活、功效护肤整容塑形医美等十二大业务领域 [5] 全球化布局 - 产品已进入全球100多个国家的逾2万家医院 平均每5秒就有一个微创的产品被用于挽救和延长生命或提升生命品质 [6] - 海外收入占比从2020年15%提升至2023年28% 欧洲CE、美国FDA认证加速 [6] - 在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布局避开欧美巨头主战场 性价比优势明显 [6] 研发实力 - 全球专利申请超6000项 其中PCT国际专利超1500项 [6] - 2024年公司研发的新一代生物可吸收心脏支架"火鹮"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注册审评 [6]
10.31亿!微创医疗最新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