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汽为什么需要华为?

上汽集团改革方向 - 公司领导班子换届后9个月内密集推动改革 核心举措包括与华为合作打造新品牌"SAIC尚界" 以及整合乘用车公司、研发总院等五大主体成立大乘用车业务[3] - 尚界项目首期投入60亿元 计划组建超5000人团队 对标问界重庆超级工厂建设生产基地 首款车型基于飞凡RC7开发 定位20万元市场区间[5] - 改革目标是通过尚界项目向大乘用车业务输送华为经验 同时挽回销量下滑趋势 公司总裁贾建旭明确将华为视为"老师" 派驻年轻干部学习华为方法论[4][5] 华为方法论导入 - 重点学习华为IPD(集成产品开发)与IPMS(集成产品营销与销售)流程 解决研发"闭门造车"问题 确保产品定义对齐市场需求[6] - 名爵品牌率先导入华为GTM(Go to market)模式 重组为6大部门 GTM部门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负责 改变过往各部门只对职能负责的架构[6][8] - 组织架构调整后 GTM分为新能源与燃油车两条线 负责人均来自上汽体系内部 新能源GTM由梁化佳负责 燃油车GTM由吕玮负责[6][7] 大乘用车业务协同 - 大乘用车业务通过"合并同类项"实现技术整合 如零束科技智驾团队与研发总院合并 上汽大通乘用车开发并入大乘用车[9] - 推行项目导向制研发 打破部门墙 研发人员需对车型商业结果负责 改变过去功能导向的开发模式[9] - 公司内部信息系统打通方案曾遭搁置 直到大乘用车实施竞聘上岗后才启动流程调整[9] 市场表现与挑战 - 公司销量连续6年下滑 2023年自主品牌表现不及预期 智己与飞凡未能形成有效支撑 荣威/名爵新能源转型滞后[10] - 错过插混、增程、大6/7座SUV等多轮市场热点 首款增程车型2024年才面世 硬派越野车仍处半成品阶段[10] - 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估15-19亿元 同比暴跌近90% 财务状况面临严峻考验[10] 华为合作价值 - 华为在质量管控与智能驾驶领域具有优势 奇瑞CTO公开认可华为对产品质量的严苛要求[11] - 上汽拥有70年造车经验与完善零部件体系 华域等子公司外供比例超50% 双方合作具备互补性[11] - 通过尚界项目 公司可快速获取华为在用户需求洞察与产品定义方面的经验[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