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家长「挤爆」儿科,身高焦虑让药企年入百亿
以下文章来源于36氪Pro ,作者胡香赟 海若镜 36氪Pro . 文 | 胡香赟 编辑 | 海若镜 来源| 36氪Pro(ID:krkrpro) 封面来源 | Pexels 我想"再高一点" 春日,宜万物生长,包括人类幼崽的身高。 在讲究科学的时代,孩子的身高理所应当地也应遵循某种可量化的生长公式。 一个颇受大众认可的方法是,根据父母身高来预测孩子未来的身高区间。比如,男孩子的身高区间=(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厘米)÷2±7.5厘米。 公式前半部分就是所谓的"遗传靶身高",即由遗传决定的无法改变的身高基数。而后半部分的"±7.5厘米",则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改变的部分——只需 要"充分发挥孩子的生长潜能"。 梁宇在一家药企从事研发工作,出于职业敏感,女儿萱萱还在上幼儿园时,就开始关注她的身高问题。她坦言自己和先生都不算高,对孩子未来的身 高"没有过大期待,她个子不高,这点从小就能看出来"。 尽管如此,萱萱上大班后,梁宇还是开始给她报了跳绳兴趣班。运动、光照、补充维生素D,最初梁宇选择的是最朴素的科学"长个儿"方法。 36氪旗下官方账号。深度、前瞻,为1%的人捕捉商业先机。 如果可以,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 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