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贝莱德的选择题

贝莱德近期动态 - 2025年一季度贝莱德因断供上海两栋写字楼7.8亿人民币贷款引发关注,同期其资产管理规模达11.6万亿美元(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级别),持有腾讯、比亚迪等中国科技巨头股票价值近3000亿人民币 [2] - 2024年净利润64亿美元背景下,公司以228亿美元参与巴拿马运河收购案(相当于四年利润总和),展现资本运作能力 [2] - 公司行为呈现战略取舍特征:在金融周期、经济周期、政治周期中需平衡不同层级的考量 [5] 历史扩张路径 -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以135亿美元收购巴克莱全球投资(BGI),资产规模从1.3万亿美元跃升至3.3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资管公司 [7][8] - 1999-2009年市值从11亿美元增长至448亿美元(40倍),通过危机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 [8] - 收购BGI使其获得全球最大ETF提供商iShares,奠定指数业务基础 [8] ESG战略与政治博弈 - 公司大力推动ESG投资理念,2021年发行规模12.5亿美元的碳转型ETF创行业纪录(加州教师养老金认购6.5亿美元) [11] - 2022-2024年遭遇红州抵制:西弗吉尼亚、路易斯安那、得克萨斯等州合计撤资超93亿美元,主因ESG政策与石化产业冲突 [11] - 政治立场灵活调整:巴拿马运河交易后获印第安纳州官员态度转变,显示其寻求利益最大公约数的能力 [11] 中国市场布局 - 2011-2020年逐步获取QFII、RQFII、QDLP、私募牌照及首家外资全资公募牌照,完成"大满贯"式准入 [15][16] - 2015年股灾后加大中国资产配置,2017年12亿购入上海普陀写字楼(后断供) [16] - 2021年成立合资理财公司(持股50.1%),但公募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四年规模仅100多亿人民币,行业排名百名外,主动权益类产品持续亏损 [18] 战略挑战与风控体系 - 地缘政治影响显著:2023年遭美国国会调查中国投资,公司解释为被动指数投资 [18] - 核心风控系统阿拉丁在2008年危机中表现优异,曾协助美联储管理1.25万亿美元抵押贷款证券 [21] - 当前面临全球化资产配置与地缘冲突的平衡难题,需在动荡环境中分散单一市场风险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