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周介入双引擎驱动 - 公司专注于神经和外周血管介入领域,拥有"归创医疗"和"通桥医疗"两大品牌,产品线布局全面,截至2025年3月20日共战略布局66款产品及候选产品,已在国内商业化47款 [3][6][9] - 2021-2024年公司收入CAGR达131%,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1亿元,账上资金总额25亿元 [3] - 2024年海外收入2258万元,同比增长58.2%,已有20款产品在24个海外国家或地区实现商业化 [3][27][30] 神经介入领域 - 国内神经介入手术渗透率低,2023年出血性脑卒中手术渗透率13.8%,远低于美国的65.3%,2024H1国产化率约26% [4][34][39] - 神经介入器械市场规模从2017年32.2亿元增长至2022年66.8亿元,CAGR 16% [34] - 公司神经介入产品组合丰富,2024年收入5.30亿元,同比增长38.4%,占公司总收入67.7% [17] - 公司产品已进入多个省际联盟集采,如蛟龙取栓支架、凤弹簧圈系统等,2024年弹簧圈市场份额已超10% [50] - 后备管线充裕,2024年获批的麒麟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已在安徽、河北集采中选,预计2025-2027年还将有6款新产品获批 [54] 外周介入领域 - 国内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数量从2015年4480万例增至2019年4950万例,预计2030年达6230万例 [59] - 外周动脉介入市场规模从2017年9.9亿元增至2021年21.7亿元,CAGR 21.7%,预计2030年达68亿元 [59] - 公司外周介入产品2024年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74.5%,占公司总收入32.3% [17] - 公司与美国Avinger合作,获权在大中华区代理其OCT引导外周血管斑块旋切器械等创新产品 [75] - 预计2027年前将有11款外周新产品获批,包括外周点状支架系统和外周球扩覆膜支架系统等重磅产品 [75][78] 集采影响 - 集采推动渗透率和国产化率提升,公司通过集采加速产品入院,如DCB产品在河南集采后市场份额达70% [71] - 2024年底至2025年初,公司多个外周产品在国家集采和河北27省联盟集采中中标 [71] - 集采下公司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2024年为71.6%,销售费用率下降至22.3% [20]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7.83亿元,同比增长48%,经营现金流净额1.74亿元 [17][22] - 预计2025-2027年总收入分别为10.55、14.01、18.53亿元,CAGR约33% [79]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59、2.50、3.87亿元,同比增长59%、57%、55% [4]
【华创医药】归创通桥-B(02190.HK)深度研究报告:神经和外周介入第一梯队,受益集采,布局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