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兴业证券王涵 | 消费:探讨国产品牌崛起的路径 ——经济每月谈第七期

消费理念转变与国产品牌崛起 - 市场对中国消费的讨论多集中在需求侧,因传统"高端消费"走弱得出"消费降级"结论,但忽视了消费群体变化引发的消费理念改变 [2] - 90/00后成为消费主力,对国际品牌逐步"祛魅","国潮"和情感型消费成为结构性增长点 [2][8] - 90/00后成长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国际品牌吸引力不强,更青睐满足情感需求、精神需求的消费品和服务 [2][8] - 互联网对90/00后影响巨大,使其认可的消费品容易成为"爆款" [2][9] 消费结构变化与供给端滞后 - 中国人均GNI从1995年540美元升至2023年13400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标准 [5][6] - 消费支出结构中"衣食"占比从1998年56.9%降至2023年35.3%,"住行"比例从16.5%升至36.4% [6] - 城镇每百户居民空调保有量从1995年8.1台升至2023年171.7台,汽车从1997年0.2辆升至55.9辆 [6] - 供给端未及时跟上消费趋势变化,商业综合体仍以吸引国际品牌为目标,与90/00后偏好不符 [2][9] - 与年轻人喜欢的二次元文化、传统文化相关消费场景稀缺,抑制消费需求释放 [2][9] 国产品牌升级路径 - 国产品牌有望摆脱低价竞争策略,品牌溢价将上升 [2] - 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巨大,2022年最终消费额达9.56万亿美元,全球占比13.2% [9] - 2023年中国汽车销量突破3000万辆,全球占比32.5%;智能手机出货量2.76亿部,全球占比23.4% [9] - 国产品牌通过布局高端线覆盖消费金字塔各层级,如华为"鸿蒙智行"高端线问界M9上市11个月累计大定18万辆 [12] - 以文化为载体打造品牌效应,如《黑神话:悟空》销量突破2000万份,带动山西旅游增长 [14][15] - 通过品牌跨界合作构建消费生态圈,如瑞幸、稻香村、比亚迪等与《黑神话:悟空》联名 [14] 文旅消费与县域经济 - 《黑神话:悟空》带火山西旅游,国庆期间接待游客3650万人次,同比增长85% [15] - 云冈石窟、应县木塔、隰县小西天等取景地游客分别增长21%、150%和550% [15] - 多元联动文旅消费有望带动县域旅游需求,促进县域基础建设升级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