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克希尔60年:详解巴菲特投资三阶段背后的商业逻辑︱巴菲特股东会前瞻
巴菲特投资理念的演变 - 60年创造了5.5万倍的投资回报神话 [2] - 2024年底现金储备达到创纪录的3342亿美元 [3] - 2024年大幅减持苹果67%,从9.05亿股降至3亿股 [3] - 目前股票仓位约50%,保留大量现金等待抄底机会 [4] 第一阶段:工业时代的"捡烟蒂"投资 - 以低于净资产2/3的价格买入被忽视的公司 [6] - 形成于20世纪20-40年代大萧条时期 [6] - 适用于重资产行业,当时市净率中值约1倍 [6] - 典型案例包括登普斯特农机制造公司等 [6] 第二阶段:转向无形资产投资 - 始于1972年收购喜诗糖果 [9] - 喜诗糖果1972-1999年IRR达32% [9] - 1988年投资可口可乐,目前持有4亿股从未减持 [9] - 20世纪80年代美国商业模式转向无形资产 [11] - 无形资产投资增长率超过有形资产 [11] 第三阶段:把握新经济网络效应 - 2016年开始投资苹果,持仓市值曾超1200亿美元 [14] - 苹果贡献超1000亿美元投资收益 [14] - 看重苹果的消费属性、用户粘性和生态系统 [14] - 2016年苹果营收2170亿美元,下滑9% [14] - 网络效应创造加速回报,打破收益递减定律 [15] 投资理念变迁的深层逻辑 - 从有形资产到无形资产再到网络效应 [15] - 反映了美国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的演变 [11][15] - 展现了持续学习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15] - 抓住了每次重大商业模式变迁的机会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