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突破智驾内卷,德赛西威另辟路径

公司发展历程与市场定位 - 德赛西威早期主营车载音响、仪表盘等传统汽车零部件业务,与普通供应商无异 [3] - 2017年抓住特斯拉引领的座舱大屏化趋势,成为市场份额榜首 [4] - 2020年后凭借域控制器、雷达等产品成为国内主流车企首选辅助驾驶供应商 [4] - 目前每3辆汽车中就有1辆采用其技术解决方案 [5] 技术战略与产品布局 - 提出"一套架构+三大业务+三个承诺"战略,覆盖车路云一体化架构、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智能网联业务 [6] - 发布"全栈融合EE4.0"架构,含L2级中配方案和L3级高配方案 [11] - 第五代AI智能座舱、蓝鲸OS 8.0、全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已实现高速领航和城市记忆领航功能 [14][16] - 自研辅助驾驶算法团队规模超200人,智能驾驶事业部工程师达千人 [20] 业务表现与财务数据 - 组合辅助驾驶业务2022-2024年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83.07%、74.4%、63.06% [20] - 2024年该业务营收73.14亿元,新增订单年化销售额近100亿元 [20] - 研发投入年复合增长率34%,全球12个研发中心,技术团队超4200人 [26] 全球化与生态合作 - 启动欧美、东南亚属地合作项目,采用模块化输出+本地定制化适配模式 [17] - 与理想、小鹏、蔚来等车企深度合作,主导其明星车型智能化系统开发 [2][19] - 提供"算法+域控"组合方案或拆分模块,支持License授权+开发费模式 [20][28] 技术研发与竞争优势 - 建设四期智算中心,第四期投入7.2亿元用于算法模型和车路协同研发 [20] - 硬件开发周期压缩至6-10个月,算法具备跨平台算子迁移能力 [30] - 采用Daily Build机制和生成式AI工具提升交付效率 [30] - 相比纯算法公司,具备软硬一体化整合能力和标准化交付体系优势 [27][31] 行业趋势与未来方向 - 智能驾驶核心从"感知能力"向"算法能力"演进,公司加速BEV+Transformer等大模型技术投入 [5][20] - 从单车智能转向"人-车-场"联动,通过路侧感知设备扩展车辆视野 [11][13] - 行业竞争焦点转向系统可控性,公司提供半自研模式满足主机厂定制需求 [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