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7.58亿元,同比下降12.17%,归母净利润4273.36万元,同比大幅上升206.86%,扣非归母净利润3576.83万元,同比上升266.60% [1]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77.52亿元,同比上升6.25%,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暴增662.33%,扣非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暴增333.47% [2] - 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额6.73亿元,同比上升105.93%,总资产141.3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3.75%,归母净资产67.4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1.96% [2][3] 业务板块分析 锂电材料业务 - 全年营收37.69亿元,占比48.62%,同比微增0.43%,三元前驱体出口1.8万吨,同比增长137%,英德基地年产4.4万吨,龙南基地年产5万吨,芜湖基地3万吨产线处于调试阶段 [4] - 铜钴产品阴极铜产量4.09万吨,同比上升32%,钴中间品产量1743吨金属量,同比上升227%,刚果(金)基地阴极铜产能预计2025年达7.5万吨 [4] 碳材料业务 - 全年营收7.35亿元,占比9.48%,同比上升2.36%,单壁碳纳米管导电剂通过宁德时代、比亚迪测试并小批量供货,规划2025年实现吨级量产 [5] - 硅基负极第五代单壁碳纳米管浆料已部分供货,向30余家电芯厂商送样,月产吨级产线已建成,预计2025年建成年产1000吨产线 [5]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电导率达1mS/cm,实现100克量级稳定生产,合资设立道氏固态电池公司(持股70%)推进公斤级电解质供货 [5] 陶瓷材料业务 - 收缩传统建筑陶瓷业务,转向高附加值工业陶瓷材料研发,探索与新能源材料协同机会 [6] 战略布局与技术进展 - 通过"高端化+国际化"双轮驱动实现业绩反转,核心增长点来自锂电材料产能释放、碳材料技术突破及金属铜市场价格高位运行 [3] - 在固态电池领域形成从单壁管、硅基负极到电解质的全材料解决方案,通过"AI+材料"加速产业化进程 [3][5] - 成立固态电池研究院,开展氧化物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研发,自主研发电导率1mS/cm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 [5]
暴增662.33%!道氏技术,加速布局硅基负极和固态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