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8.95%至2.7亿元 但减亏比例达43.72% 毛利率提升7个百分点至31.66% 通过聚焦高毛利业务和智算第二增长曲线应对挑战 [2] - 公司智算业务以轻资产模式和模块化设计为核心优势 AI算力云服务营收达4937.03万元 但面临大厂价格竞争和软硬一体化的市场挤压 [6][7][8][9][12] - DeepSeek开源模型为公司提供竞标协同机会 但中小云厂商仍需在巨头夹缝中寻找差异化路径 [1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2.7亿元同比减少18.95% 连续三年营收规模收缩(2021年4.24亿元/2022年3.05亿元/2023年3.36亿元)[2][6] - 亏损持续收窄 2021-2023年亏损额分别为2.83亿元/2.44亿元/1.7亿元 2024年减亏比例达43.72% [2][6] - 毛利率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至31.66% 财务费用增长126.41%因金融机构授信增多 [2][3] - 研发投入占比持续下降 从2022年41.21%降至2024年24.33%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21.19% [6] 业务战略调整 - 砍低毛利业务线 聚焦云计算/智算/云原生/信创四条主线 公有云业务转为引流工具而非盈利核心 [6][12] - 智算业务采用轻资产模式 通过与算力伙伴合作分成降低风险 不自建智算中心 [8] - 产品设计强调模块化和标准化 基于原有云平台组件减少研发投入 减少定制化需求 [7] 市场竞争力分析 - 早期私有云深耕积累金融领域头部客户 客户年营业额普遍不低于60亿元 [7] - 2019年已参与济南超算中心项目 算力规模超3000P 具备大集群运维经验 [8][9] - 面临大厂价格竞争压力 头部客户拓展受制于软硬一体化打包销售模式 [12] - DeepSeek开源模型提供竞标协同优势 可参与需模型+平台的综合项目 [13] 智算业务进展 - AI算力云服务营收4937.03万元 2023年训练算力需求为主(大订单) 2024年推理算力需求上升(小订单量增) [9] - 智算平台服务对象涵盖大模型公司/具身智能企业/政府算力中心 一体机业务被视为过渡性产品 [9] - 运营能力源自公有云实践经验 支持多权限划分和资源结算体系(如银行总分行业务模式) [13]
减亏的青云,亟待「高毛利」智算业务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