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性货币宽松重启 - 央行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0.1个百分点至1.4%,政策利率自去年9月后再度调降,幅度不及去年9月的20BP [1] - 后续LPR预计将跟随下调0.1%,货币政策优先目标过渡至经济增长,因美国加征关税对出口和经济的不利影响或在二季度显现 [1] - 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最早在7月落地,汇率压力有望缓解,货币政策实质性宽松窗口打开 [1] 降准补充流动性缺口 - 央行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预计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水平从6.6%降至6.2% [2] - 特别国债和专项债发行提速导致二季度政府债净供给压力抬升,流动性缺口加大,货币政策与财政协同发力 [2] - 商业银行净息差去年末降至1.52%的低位,降准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并缓解净息差压力 [2] 结构和总量双重发力 - 结构性货币工具同步发力,包括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从5%调降至0% [5] - 央行首次全面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并增加科技创新、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5]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达5.9万亿元,是央行重要基础货币投放渠道,有利于引导信贷投向、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并扩大内需 [5] 巩固地产市场修复态势 - 央行调降政策利率将引导LPR利率同步下调10BP,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 [7] - 预计每年节省居民公积金贷款利息支出200亿元以上,支持居民家庭刚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企稳 [7] - 居民还贷压力减轻,叠加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等举措,汽车等地产后周期消费需求有望提振 [7] 警惕债市调整风险 - 央行合并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工具额度为8000亿元,对权重大盘股构成利好 [10] - 短期风险偏好提升或加大债市波动,参考去年9月降准降息后债市走弱,需关注长债收益率调整风险 [10]
宽松重启,追赶预期——金融政策“组合拳”解读【陈兴团队•财通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