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宁德时代最新情况

港股发行 - 港股发行规模约50亿美金 其中50%为基石投资 主要面向主权基金和长线投资者 [1] - 当前估值15-16倍PE 对海外投资者性价比高 港股由外资定价且流通盘小 上市后估值有望修复 [1] - 纯机构认购倍数超10倍 预计发行折扣控制在5%以内 [2] - 时间节点:后天确定上限价 明天确定基石投资者 下周一到三公开招股 [2] 需求及出货 - 全年出货量预计580GWh以上 增速超20% 长期年复合增速维持20%+ [2] - 2025年剔除美国业务后利润仍有望达600亿+ [2] 动力业务 - 国内Q1新能源车同比增长47% 商用车增长60% 份额稳定 换电业务开拓15万以下市场 [3] - 欧洲Q1增速超20% 市占率超40% 非美市场(欧洲/东南亚等)增速均超20% [3] - 国内乘用车25万以上市占率达70% 商用车电动化率快速提升 预计整体增速20%+ [3] 储能业务 - 海外大储项目(中东/欧洲/澳洲)增速40%-50% 澳洲市占率超70% [3] - 美国市场因关税停滞 中东/澳洲等增量市场填补缺口 [3] - 国内业务不受取消强配政策影响 [3] 海外市场 - 去年美国出货40-50GWh 但特斯拉等客户美国工厂产品销往全球 仅本土销售部分受影响 占美国出货不足50% 直接影响储能业务不到5% [3] - 印尼工厂供应东南亚及北美 匈牙利/德国工厂满足欧洲需求 [4] 换电业务 - 2025年自建1000座换电站 依托中石化3万座加油站和蔚来3000座换电站网络 2030年规划1万座站 [4] - 8家车企超20款换电车型 推行20/25号标准化电池 覆盖15万以下价格带 预计提升市占率10-15个百分点 [4] - 换电模式降低15万以下车型首购成本30%+ 年保险费节省1000-2000元 适配电池新技术迭代 [5] 新产品新技术 - 固态电池研发团队超千人 采用硫化物路线 瞄准航空领域高能量密度需求 [6] - 钠电池优先落地重卡/储能场景 年内目标实现175Wh/kg能量密度和1万次循环 无负极技术进展更快 [6] - 凝聚态电池车用能量密度400Wh/kg 航空用500Wh/kg 攻克锂金属负极技术 研发投入超百亿 [7] 新市场拓展 - 首个通过新国标电池安全认证 一年缓冲期后新国标将增加二线电池厂成本 [7] - 成立机器人与低空经济事业部 研发8小时续航机器人电池 [8] - 船舶电动化潜力大 3万艘内河船可改造 单船带电量及价值量更高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