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聊一聊数据中心的投资现状

微软数据中心投资放缓 - 微软正经历数据中心投资需求的显著放缓或调整 自去年起退出超1GW的数据中心交易 并终止部分土地合同 [2] - 放缓国际扩张步伐 暂停/推迟多个国内外项目 包括美国亚特兰大、威斯康星二期、圣安东尼奥等地及欧洲、印度、英国、澳大利亚等地 涉及规划租赁需求减少近1 98GW(原计划4年完成 年均约500MW) [2] 调整原因分析 - OpenAI战略转移 不再完全依赖微软 转向甲骨文、CoreWeave等第三方并大力推进自建 导致微软为其规划的产能需求下降33% 例如微软威斯康星二期项目因此暂停 [4] - DeepSeek等开源模型冲击 业界首次明确承认其影响 减少了对大规模GPU租赁和训练的需求 促使微软更注重ROI 重新评估算力需求规模 [4] - 资源消化 消化2024年已大量租赁的资源 避免过度建设 [4] - 建设复杂性 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设计和建设本身复杂 导致客观延迟 [4] OpenAI的扩张计划 - OpenAI正凭借巨额新融资(据传400亿美元 软银或领投75%)加速基础设施投入 将自建数据中心视为长期核心战略 [3] - 核心项目"星际之门"计划投入180亿美元 长期规划总算力超6GW 单项目功耗或达800MW-1 5GW [3] - 已开始组建设计建设团队 计划自建1-2个大型数据中心(支持自研ASIC) 同时继续与CoreWeave等合作满足短期需求 [3] 其他科技巨头的动态 - Meta、Google、亚马逊等其他巨头虽强调财务纪律 但核心AI投入未现类似放缓 Meta仍在为下一代Llama模型训练持续投入 [5] - 行业仍处AI驱动增长的"早期"阶段 资金依然充裕 微软等暂停项目更多是因技术迭代(等Blackwell、液冷)、供应链挑战(变压器/HVAC交期、电力限制)造成的短期调整 [5] - 对下一代硬件(如Nvidia GB200/GB300)需求依旧强劲 鸿海预测L72机架达3-5万台/2025年 客户因供应有限而急于锁定算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