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台湾芯片行业,如何从默默无闻走向国际传奇

中国台湾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 - 中国台湾半导体产业的成功是经过半个世纪艰苦奋斗的结果,并非抄袭美国[1] - 纪录片《芯片奥德赛》耗时五年制作,采访80多位行业重要人物,追溯台湾芯片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1] - 七十年代台湾是科技荒原,政府决定全力发展半导体产业,当时决策层将其视为"宏观层面的豪赌"[1] 产业发展的关键人物与事件 -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的简报文件显示早期发展充满风险[1] - 前工研院副院长胡定华和美国无线电公司种子计划的老工程师对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1] - 经济部长孙运璿、交通部长高玉树等政商领袖1974年在南阳街召开会议启动台湾半导体战略[2] - 被誉为台湾集成电路之父的潘文渊在圆山大酒店508房间制定RCA技术转移计划[2] 产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 1977年台湾第一条半导体生产线良率半年内超越RCA,震惊世界[3] - 昔日宿舍变为新竹科学园区,甘蔗田变为晶圆制造厂,台湾成为全球科技产业支柱[3] - 早期团队如刘英达、邱罗火、蔡明介、曹兴诚等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3] 产业现状与影响 - 台积电成为台湾战略核心,半导体成为全球关键安全问题[2] - 台湾已成为全球科技领域的关键枢纽[2] - 产业发展投入大量人力、土地和电力资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