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企业出海战略机遇 - 中国经济两大战略机遇:将"世界工厂"升级为"世界市场和创新场",以及在全球范围建工厂、市场、设施和服务[3]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0%,人口仅占17%,体现过去全球供应链集中中国的优势[10] - 资本形成总规模预计从2019年26.8%提升至2025年30%,2023年研发经费突破3.3万亿元[13] 中国制造能力升级 - 制造能力覆盖全产业链,从玩具服装到高铁、数字化服务等高端领域全面输出[14] - 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需通过为本地创造价值实现共生共赢[15] - 硬核创新集中于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崛起推动中国进入硬核创新时代[33][37] 联想全球化案例启示 - 战略聚焦专业化而非多元化,通过并购IBM等国际品牌弱业务实现全球化[18][19][20] - 建立"合金文化"而非单一文化模式,尊重各地工作习惯差异[22][23] - 实施"混合制造,全球交付"供应链策略,允许与竞争对手共享供应商[26][27] - 将ESG纳入董事会监督体系,与数字化共同构成全球化基座[31] 出海方法论 - 进入方式需因地制宜,绿地投资、合资并购等需匹配业务特性[19] - 质量管控延伸至供应商("极限左移"),同时加强本地化产品创新[24] - IT系统全球化整合耗时8年,需避免跨国协作中的执行断层[25] - 合规问题关乎生死,非洲项目曾因环保问题引发国际诉讼[29] 当前出海新动态 - 家电行业形成美国本土生产低端、墨西哥供中端、中国供高端的三角布局[38] - 欧洲本地制造成本比中国出口高15%,需平衡关税壁垒与就业压力[38] - 出海场景从传统制造扩展到生活方式、运营模式等全领域[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