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LED成长逻辑报告:技术替代+国产化+下游需求+终端材料(附60页PPT)

显示技术迭代与OLED产业升级 - OLED具有全固态、自发光、显示画质优异、轻薄、节能省电、响应速度快、可视角宽、柔性显示等优势,有望成为显示产业主流技术 [7][13] - 显示技术经历了从CRT到PDP再到LCD的三代演进,OLED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正在引领产业升级 [9] - 相比LCD技术,OLED更轻更薄,生产工序大幅减少,能耗降低约68% [16] - OLED市场份额持续攀升,预计2028年AMOLED市占率将达到43% [16][18] OLED产业链国产化机遇 - OLED产业链分为上游零组件、中游面板制造和下游终端应用三部分 [24][25] - 上游设备国产化率低,真空蒸镀机等核心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26][27] - 上游材料中,有机材料成本占比23%,终端材料国产化率不足6% [29][34] - 中游面板制造环节,国内厂商已实现技术突破,全球产能占比从2018年不到10%提升至2023年43.7% [66][68] OLED市场应用与需求前景 - 智能手机是OLED第一大应用领域,渗透率从2018年29.2%提升至2023年50.8%,预计2026年达60% [82][86] - 折叠手机市场快速增长,2023年出货量1590万部,预计2024年达1770万部,每部折叠机需要2-3块屏幕 [88][89] - 中尺寸IT产品OLED渗透率低但增长快,预计2026年笔记本和平板OLED渗透率分别达9.66%和9.27% [99][100] - 车载显示市场OLED需求激增,以其功耗低、轻薄、刷新率高、柔性好等优势逐步替代LCD [103][105] - 大尺寸电视领域OLED渗透率从2020年1.81%增长至2022年3.71%,主要定位高端市场 [121][122] 技术发展与产能扩张 - 8.6代线成为新热点,基板尺寸扩大带来更高切割效率,大尺寸面板切割效率可达95% [70][71] - 国内面板厂商积极布局8.6代线,京东方、维信诺等合计投资超千亿元 [71][73] - 蒸发源设备是OLED制造核心,国产厂商奥来德已突破技术封锁实现进口替代 [58][64] - 红绿发光材料已实现量产,蓝光磷光材料仍在技术突破阶段,是未来发展重点 [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