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吉利汽车与极氪智能科技在8天内完成从拟合并邀约到官宣人事任命,标志着吉利进入"整合攻坚期",目标是归拢资源、重塑新版图 [2][3] - 合并后吉利汽车集团将成立银河事业部和极氪事业部,旗下四大主力品牌定位清晰:极氪(全球豪华科技)、领克(全球高端新能源)、银河(主流新能源)、中国星(主流燃油品牌) [3][10] - 合并旨在"杜绝重复投入,降低成本",目标包括生产降本大于3%、研发优化10-20%、管理增效10-20% [3][20] - 吉利采用"换股"方案减少现金压力,投资者可分享合并后红利,预计私有化极氪需花费超20亿美元 [9][10] - 人事调整方面,安聪慧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淦家阅担任合并后吉利汽车集团CEO,并首次尝试轮值总裁制度 [12][16][17][18] 公司战略与整合 - 吉利已持续一年多进行供应链、SQE、中央研究院等整合工作,领克已并入极氪 [2][20] - 极氪与领克整合后产品数量将减少20%,力争研发优化10-20%,生产降本大于3%,管理增效10-20% [20] - 合并后预计研发环节每年可节省数十亿元,联合采购去年额外节省几十亿元,管理费用和营销费用将降低 [21] - 下一阶段目标包括效益增长超5%,研发效力、管理效益、营销费用效率提升15-20% [21] - 吉利明确表示不会收购极星、Smart和路特斯,也无其他已上市公司私有化计划 [21][22] 财务与市场表现 - 2025年Q1吉利营收725亿元(同比+25%),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264%),现金储备352亿元(环比减少78亿元) [9] - 极氪2025年Q1实现单季度盈利5.1亿元,但2021-2024年累计净亏损超260亿元 [23] - 2014年吉利曾进行品牌整合,取消三个子品牌后,2016年销量同比增长50.2%至76.59万辆 [17] - 2024年吉利销量比比亚迪少93.5万辆,正通过整合调整重回黄金年代 [7] 组织架构与人事 - 安聪慧持股极氪2.68%,将回归吉利控股"大管家"角色,兼任电池产业集团董事长 [16] - 李东辉出任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主导过沃尔沃、戴姆勒等重大并购项目 [15][16] - 首次尝试轮值总裁制度,戴庆被任命为轮值总裁,拥有25年财务背景 [17][18] - 淦家阅从负责银河、中国星系列扩展至极氪科技事业群业务,成为吉利首位80后掌舵人 [18]
“时间不等人”!吉利大整合,要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