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近期舆论风波 - 小米SU7事故后雷军首次公开表态情绪低落[1] - 事故引发全国关注并成为主管部门严管辅助驾驶虚假宣传的导火索[2] - SU7 Ultra交付后因超速和严重交通事故引发对公共道路释放大马力的质疑[2] - 前机舱盖设计争议进一步加剧舆论压力[4][5] 大马力电动车行业问题 - 电气化时代获取马力门槛降低 二三十万即可拥有零百3秒性能[12] - 特斯拉Model 3 Performance、极氪001等车型均有类似飙车事件[11] - 行业需共同面对马力监管与法规完善问题[13] 小米SU7 Ultra的OTA限制措施 - 5月1日推送软件更新 将1548匹马力限制至约900匹[15][17] - 需在赛道刷圈速达标才能解锁"排位模式"[19] - 直线竞速模式增加60秒P档待机限制[20] - 超速提醒功能在135km/h时触发多重警报[27] 车主反应与小米应对 - 部分车主认为权益受损 投诉未提前通知[27] - 5月7日小米暂停推送并道歉 承认沟通不足[31] - 已更新用户需等待4-8周新版系统[33] 行业监管与法规探讨 - 燃油车同等性能需200万级超跑 电动车实现科技平权但带来安全隐患[35][36] - 澳大利亚要求370马力/吨以上车型需"超级驾照"[47] - 意大利禁止新手驾驶73马力/吨以上车辆 拟延长限制至3年驾龄[50][51] - 日本90年代通过280马力限制协定 2004年后逐步放开[57][59] 技术本质与解决方案 - 电动车性能竞赛类似日本70年代马力竞争历史[54][60] - 需推动驾照分级和行业统一标准 而非单纯限制技术[39][46] - 提议分四级动力模式 通过培训逐步解锁性能[41][42][43][44]
马力大,就是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