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整体经营收入138.5亿元,同比增长16.18%,归属股东的净利润42.77亿元,同比微降0.81% [6] - 住宿预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成为营收增长主要驱动力,票务业务收入增速放缓至8.4% [6] - 海外市场总预订量同比增速超60%,入境旅游预订同比增长超100%,APEC免签国家酒店预订量激增240% [7] 业务结构 - 住宿与票务为两大支柱业务,国内酒旅业承压明显:华住集团RevPAR同比下降4%至208元/晚,经济舱平均票价同比下降15.1%至845元 [7] - 海外业务成为增长引擎:出境酒店和机票预订恢复至2019年120%水平,Trip品牌营收占比或从10%提升至18%,远期目标达1/4-1/3 [7][8] - 国际化布局基础:2016-2019年收购MakeMyTrip、Skyscanner等平台,亚洲市场供应链优势显著,抽佣率低于同行 [8] AI战略进展 - AI助手"Trip Genie"使平均用户会话时长增加50%,AI工具处理超80%售后咨询,日均节约客服人力超1000人 [10] - 推出垂直模型"携程问道",但实际应用场景有限,行业痛点仍集中在客服效率提升而非核心行程规划 [11] - 高管调整强化技术方向:首席产品官与首席科学家均技术出身,负责AI战略制定与技术并购 [12] 竞争格局 - 对比国际龙头Booking,其2024年净利润58.8亿美元远超公司的236万美元 [7] - 亚洲市场通过差异化低佣金策略避开与Booking正面竞争,分析师认为纯海外业务增长潜力更大 [7][8] - 行业普遍面临AI技术瓶颈,当前优势在于数据沉淀,但需加速产品迭代以应对竞争窗口期 [11][12]
携程的增长「神话」还能延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