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光的泡泡玛特,低配的贵州茅台

消费行业分化与港股新消费崛起 - 大消费行业呈现冰火分化态势,传统消费如贵州茅台表现疲软,而港股"新消费三姐妹"(老铺黄金、蜜雪冰城、泡泡玛特)成为资本市场热点 [1] - 老铺黄金上市不到一年市值超越周大福,蜜雪冰城上市七天股价翻倍,泡泡玛特市值一度突破3000亿港币 [1] - 泡泡玛特从潮玩盲盒起家,已发展成为城市顶流商圈地标门店,消费者群体从年轻女性扩展到中年男性 [1] 泡泡玛特发展历程 - 2020年作为"盲盒第一股"上市,首日股价77.1港币较发行价38.5港币翻倍,市值突破千亿 [5] - 2022年受疫情影响线下门店客流减少,盲盒玩法泛滥化,政策监管加强(如《盲盒经营行为规范》限制售价和抽奖概率),导致利润大幅下滑 [9] - 2023年业绩回暖,2024年给出收入增长超30%、海外业务增长超100%的指引,海外扩张成效显著 [21] 基金经理操作与市场反应 - 张坤2022年初重仓泡泡玛特遭遇戴维斯双杀,两个季度后退出持仓 [10][12] - 孙伟2021-2023年持续加仓,最高持有公募基金总量的81.33%,但在股价上涨前离职 [13][14] - 2024年多位曾重仓茅台的基金经理(如胡昕炜、农冰立等)转向重仓泡泡玛特 [21][23] - 谢治宇等人在2024年业绩超预期后开始减持,错过后续翻倍涨幅 [22]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2024年3月泡泡玛特发布超预期业绩后股价单日大涨16%,开启独立行情 [20] - 2024年三季度内地和海外收入加速增长,吸引更多资金流入 [23] - 截至2024年底,偏股主动公募基金相对基准低配最多的个股是贵州茅台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