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直销银行开始“退场”

直销银行发展现状 - 国内直销银行数量从巅峰时期的116家锐减至目前仅剩10余家运营APP,且均为地方中小银行[2][5][8] - 北京银行宣布2025年6月将直销银行APP服务迁移至手机银行,成为首家整合的直销银行[2][6] - 民生银行、汉口银行等多家银行已陆续停止直销银行独立运营,功能并入手机银行[2] 历史发展与业务表现 - 国内直销银行始于2013年北京银行,高峰期超100家,城商行占比最高[4][5] - 北京银行直销银行初期增长显著:2015年客户数24.6万户,储蓄存款6.3亿元(较期初+463.1%),资金量6.9亿元(同比+322.2%)[6] - 2019年北京银行直销银行客户达47.6万户,行外客户占比60.7%,累计销售额115.6亿元,此后未再披露数据[6] 业务模式问题 - 直销银行普遍存在与手机银行功能重叠、获客不足问题,维护两套系统增加运营成本[8] - 产品同质化严重,集中于储蓄理财等基础业务,缺乏差异化竞争力[8] - 多数直销银行作为母行下属部门存在,缺乏独立核算能力,体制机制束缚创新[10] 独立法人案例 - 仅有两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百信银行(中信+百度)2024年营收46.26亿元(+2.03%),净利润6.52亿元(-23.74%)[12] - 邮惠万家银行(邮储银行)2024年注册用户超2100万,营收2.43亿元(-31.55%),资产128.28亿元[12] - 招商拓扑银行(招商+京东)筹建终止,反映独立法人面临获客与盈利模式挑战[12][13] 行业竞争瓶颈 - 直销银行难以突破"大而全"模式,线上化未能形成差异化优势[10] - 监管趋严与业务同质化限制发展空间,新设法人银行窗口期已过[9] - 独立法人需完全脱离母行资源重构盈利模式,发展不确定性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