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要求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 [3] - 坚持人民至上、系统推进、示范引领、分类施策的原则,持续深化工作机制、服务模式、监管体系改革创新 [3] - 到2029年基本建成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用电绿色化、服务普惠化、监管协同化的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 [3] 持续改革创新,推进办电便捷化 - 拓展"三零"服务对象,将低压办电"零投资"扩大至160千瓦及以下各类民营经济组织 [4] - 低压用户全过程办电时间,无电力外线工程的不超过5个工作日,有电力外线工程的不超过15个工作日 [4] - 推广主动办电服务,供电企业通过政务平台等渠道动态获取项目用电需求,超前对接用户 [5] - 深化水电气等联合服务,加快推进水电气等数据共享,全面支持线上联合申请、材料一次提交 [6] - 推行全过程数智服务,实现办电资料一次提交、多场景共用、有效期内复用 [7] 加强全程管理,促进供电高质化 - 科学规划配电网布局,提高配电网灵活转带和自愈能力 [8] - 优化配电网投资管理,向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老旧小区、城中村等供电薄弱区域倾斜 [8] - 加强配电网主动运维,深化配电网智能巡检体系建设,推广无人机巡检模式 [9] - 常态化治理频繁停电,严格管控"一年内停电次数不超过5次""连续60天停电次数不超过3次"标准 [10] 服务低碳转型,践行用电绿色化 - 助力绿电接入,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开展分布式光伏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信息公开工作 [11] - 促进绿电消费,供电企业建立健全宣传和推广长效服务机制,鼓励引导重点用能单位使用绿电 [11] - 拓展公共增值服务,供电企业免费提供电能监测、能效诊断、能效咨询等公共服务 [12] 共享发展成果,推进服务普惠化 - 推动解决现有居民小区用电突出问题,有序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等供电普遍服务薄弱区域供配电设施规范化改造 [13] - 健全民生用电保障机制,供电企业常态开展民生供电设施状态监测,强化迎峰度夏度冬等特殊时期电网设备状态检修 [14] - 推进政企网格联动服务,政企联动开展"电力客户经理+政务网格员"联合服务 [15] 强化多方联动,推进监管协同化 - 压实属地监督管理责任,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开展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工作 [16] - 健全投诉处理工作机制,完善用户投诉处理制度,研究建立投诉转办和协同联办机制 [17] 组织保障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强化顶层设计和整体协调,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 [18] - 各供电企业要履行主体责任,将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 [18]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