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BM 深度剖析

HBM技术概述 - HBM(高带宽内存)是一种通过垂直堆叠DRAM芯片并利用TSV技术连接的先进内存方案,其核心优势包括带宽达数TB/s(比DDR快20倍)、低功耗和高面积效率[1][5] - 在AI时代HBM至关重要,因Transformer模型的注意力机制使内存需求随序列长度呈二次方增长,推理阶段KV缓存消耗随token数量线性增加[4] - HBM技术迭代是AI芯片性能升级关键,例如NVIDIA GPU从H100到H200的HBM容量提升50%,Rubin到Rubin Ultra提升4倍[9] HBM市场格局 - SK海力士以超过60%市场份额主导HBM市场,其MR-MUF技术良率比竞争对手TC-NCF高20%,散热凸点数量达3倍[14][15] - 2024-2028年HBM行业CAGR预计达50%,NVIDIA消耗全球60%以上HBM份额,2025年将超70%[10][14] - HBM合约价格提前1年锁定,周期性弱于传统DRAM的短期定价模式[10] 技术演进路线 - HBM4将基底芯片转向FinFET逻辑工艺(如台积电3nm),支持2048位I/O(HBM3E两倍)和定制功能集成[23][26] - 混合键合技术可实现<10μm间距(当前微凸点40-55μm),使16-Hi堆叠高度降至775μm,但设备成本达300万美元(TCB仅100-200万)[34][36][38] - HBM5(20-Hi)预计2028年采用混合键合,与NVIDIA Rubin Ultra后GPU配套[38] 厂商竞争态势 - SK海力士持续10年投入HBM研发,2019年突破MR-MUF技术;三星同期解散HBM团队导致技术断层,当前4nm基底芯片良率不足90%[28][31][22] - 三星采用TC-NCF技术路线,前端1a nm工艺存在缺陷;SK海力士1b nm工艺成熟,美光外包台积电3nm基底芯片[20][25] - 设备供应链中韩国Hanmi主导TCB市场,Besi领跑混合键合机,中国厂商在计量/模塑设备环节参与[39][41] 中国HBM发展 - 长鑫存储2024年量产HBM2,计划2025年HBM3、2027年HBM3E,但技术落后国际龙头3-4年[44][47] - 中国HBM受限于设备禁令(如EUV光刻),长鑫存储1z nm DDR5裸片尺寸较大,1α nm开发面临挑战[45][46] - 混合键合成为中国厂商重点突破方向,2022年后相关专利申请量显著增加[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