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哥“向下”,兄弟们迎难而上

固态电池行业动态 - 全球车企和电池厂商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上出现明显分化 丰田集团转向插混和发动机研发 宁德时代发布钠离子电池和双核电池技术[4] - 宝马、比亚迪、长安、奔驰、广汽、上汽等车企积极推进固态电池路测和量产计划 能量密度普遍达到400Wh/kg 续航突破1000公里[5] - 电池企业如孚能科技、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动力等加速固态电池中试线建设和量产准备 宁德时代预计2027年小批量生产[7] 国轩高科技术突破 - 发布全固态金石电池和准固态G垣电池 建成0.2GWh中试线 开发2GWh量产线 样车已开始路测[10][12][13] - 金石电池采用超高镍单晶正极(240mAh/g)和三维介孔硅负极(1800mAh/g) 能量密度达350Wh/kg 系统能量密度280Wh/kg 良品率90%[15] - 通过针刺、热箱等安全测试 中试线设备改动达60% 主要挑战在固态电解质涂布和高温化成工序[16][17][18] 技术路线与商业化前景 - 固态电池存在6条技术路线 硫化物路线因离子电导率接近电解液最受关注 但商业化仍需8-10年[19] - 当前固态电池电芯成本是锂离子电池10倍 预计2030年产能60-100GWh 占市场需求1%即算成功[19] - 半固态电池可沿用现有工艺 能量密度达350-360Wh/kg 预计5年内可快速落地推向市场[20][27] 宁德时代技术布局 - 重点发展钠离子电池 商用车型已量产 乘用车应用将于12月量产 纯电续航超500km[30] - 推出骁·遥双核电池 钠-铁双核续航700公里 铁-铁/三元铁续航超1000-1500公里[31] - 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充电倍率12C 续航800公里 钠离子电池有望取代磷酸铁锂电池[32] 市场格局与未来展望 - 磷酸铁锂电池当前占新能源汽车装车量70% 日韩欧美企业也开始转向该路线[33] - 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或为固态电池创造增量空间 预计2030年需求约300GWh[33] - 2030年电动汽车装车需求预计3500GWh 不同技术路线市场份额有待时间验证[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