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现状与挑战 - 氢燃料电池企业普遍面临严重亏损,2024年四家头部企业合计净亏损超18亿元,平均亏损增幅超60% [7] - 亿华通2024年营收3.67亿元同比下滑54.21%,净亏损扩大至4.56亿元 [3] - 上游制氢与材料企业业绩增长显著,长盈精密净利润增长856%,金发科技氢气销量增长570% [7] 亏损原因分析 - 应收账款危机加剧,亿华通两年以上应收账款从5.79亿飙升至10.53亿元,占比从28%跃升至48% [8] - 研发投入过重,亿华通研发费用9701万元占总成本14%,国鸿氢能三年研发叠加运营亏损超11亿元 [9] - 电堆价格持续走低,政府补贴发放延迟导致现金流枯竭 [8] 商业化困境核心矛盾 - 氢气成本与终端需求倒挂,灰氢成本约10元/kg而绿氢成本高达30-40元/kg [11] - 应用场景单一依赖重卡物流,2024年氢能重卡销量仅5405辆同比下滑12.6% [12] - 储运环节成本占比高达30%-50%,我国仅约150公里氢气输送管道且技术依赖进口 [12] 政策衔接关键诉求 - 产业界呼吁连续性政策供给,防止示范政策到期导致资本观望 [15] - 建立氢能高速全国一张网,目前仅11省市实施高速通行费减免且未跨省联通 [13] - 设立专项融资通道破解民企研发困局,中石化已发起50亿元氢能产业链基金 [17] 成本与场景突破路径 - 绿氢降本需电价压至0.13元/度才能与灰氢持平,当前实际电价为0.62元/度 [11] - 多元化场景拓展迫在眉睫,建议向钢铁、化工、船舶、储能等领域延伸 [18] - 全国统一市场建设可提升效率,京津冀高速免费政策使旭阳氢能销量同比翻倍 [16] 行业发展前景 - 业内预计2028年行业将迎来转折点,2030年氢能重卡有望替代柴油车 [19] - 国家有关部门正在调研制定新政策,将更注重前瞻性和全面性 [19] - 行业面临洗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被淘汰,优秀企业将做大做强 [19]
亏损加剧、商业化遇阻,氢燃料电池汽车深陷“政策依赖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