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Optimus高管变动 - 特斯拉Optimus部门负责人米兰·科瓦奇于2025年6月离职,原因系家庭因素,强调离职不影响项目进展[1][3] - 科瓦奇2016年加入特斯拉,历任Autopilot核心工程师、软件工程主管,2022年起主导Optimus团队组建,2024年升任副总裁[3] - 继任者为特斯拉自动驾驶1号员工阿肖克·埃卢斯瓦米,其已深度参与Optimus与Autopilot通用软件架构开发[10] Optimus技术进展 - Optimus采用虚拟环境训练实现"零样本转移",通过人类第一人称视频直接迁移学习成果,支持自然语言调用多任务神经网络[7][8] - 下一步计划拓展第三人称视频学习能力,利用互联网视频资源提升操作可靠性[8] - 软件架构复刻特斯拉智能驾驶技术,搭载FSD系统和HW3.0芯片,与车辆技术同源[12] 量产规划与市场预期 - 2025年目标生产5000台Optimus,零部件储备可支持1-1.2万台,2026年目标提升至5万台,2027年达50万台[13][14] - 马斯克预测人形机器人需求将达数百亿规模,称Optimus或成特斯拉最重要产品[16] - 摩根士丹利研报指出人形机器人OEM厂商价值最高,特斯拉为行业标杆,已带动全球15家车企入局[12] 行业竞争格局 - 英伟达从芯片和中间件切入具身智能赛道,特斯拉则引领人形机器人产品化[12] - 美国创企Figure AI估值近400亿美元,但被曝宝马工厂仅1台机器人非生产时段运行[20][21] - 国内优必选等企业虽实现交付,但多限于科研教育场景,未形成有效商业化闭环[19] 行业挑战与趋势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受算力、算法、数据、硬件、工程化等多要素制约[22] - 国内行业存在"重运动轻大脑"乱象,资本助推下出现揠苗助长趋势[22] - 具身智能赛道受资本热捧,原特斯拉工程师杨硕等已创立妙动科技,获多轮融资意向[11]
Optimus项目负责人离职,特斯拉能否继续扛起全球人形机器人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