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宇年度活动回顾与即将召开的大会 -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首届全球骨科大会、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已成功举办 [1] - 2025年将举办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6月12日)、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7月17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9月4-5日) [1] 强生医疗科技中国区高管变动 - 2025年6月8日,强生医疗科技中国区副总裁兼首席数字官戴鹰宣布将于6月30日离职,由中国区研发负责人Joanna Wan暂代数字化团队领导 [1] - 2024年4月,原强生中国区主席兼医疗科技中国区总裁宋为群离职,由全球外科事业部负责人Edward Zhou接任 [1] - 2024年7月Edward Zhou上任后整合外科、骨科等事业部的区域业务管理 [1] GE医疗中国区高管变动 - 2025年7月1日,GE医疗中国区总裁张轶昊将退休,由前强生中国区主席宋为群接任 [1] - 强生与GE医疗在中国市场的人才流动呈现结构性联动 [2] 戴鹰的职业轨迹与贡献 - 戴鹰在GE医疗任职24年(1998-2022),历任研发、供应链、市场与创新等多个管理岗位 [4] - 主导GE医疗中国本地化战略,建立本地研发与生产体系,推动数字化工具落地 [4] - 2022年4月加入强生医疗科技中国区,推动数字化平台建设,参与Ottava™手术机器人系统在中国的技术储备 [6] 强生2025年Q1业绩表现 - 医疗技术业务销售额80.2亿美元,同比增长2.5% [7] - 骨科业务销售额22.41亿美元,增长4.2% [10] - 外科业务销售额23.96亿美元,增长0.8% [10] - 眼科业务销售额12.79亿美元,增长1.7% [11] - 心血管业务销售额21.03亿美元,增长16.4% [13] 强生产品线表现与市场策略 - 心血管业务增长主要受Impella 5.5和Impella CP采用、Shockwave收购及生物外科产品组合推动 [13] - 外周血管业务受中国集采影响出现低个位数下滑,公司通过本土生产和复杂术式产品优化组合 [14] - Ottava™机器人系统在美国完成首批临床入组,尚未在中国开展临床 [14] 数字化战略进展 - 2022-2023年聚焦数据中心与IT架构部署 [12] - 2023-2024年推动AI辅助诊断与手术流程追踪系统 [12] - 2024-2025年开发远程患者管理与院内外数据系统 [12] - 戴鹰主导的数字化系统为Ottava进入中国市场铺设数据基础 [15] 管理层继任与挑战 - Joanna Wan暂代数字化团队负责人,具备医学与生物工程背景,但数字化策略经验较弱 [16] - 2024年以来强生中国区多项人事变动,包括外科事业部、人力资源、公司管理层及心血管业务负责人更替 [17][19] 行业观察:本土化与数字化趋势 - 医疗器械企业依赖本土视野与全球协调能力的中高层管理者执行战略 [18] - 跨国企业在华组织形态从"全球复制"向"本地解构"转型,形成多轴并行复合系统 [18] - 战略型人才变动可能影响系统连续性与项目落地效率 [18]
又一高管离任,强生中国正在经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