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出口2.0”力度开始衰减(国金宏观孙永乐)
中美关税现状 - 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平均税率为42%,其中40%的商品面临39.5%左右的税率(基准关税+芬太尼关税+10%对等关税+301清单4),32%的商品面临57%左右的税率(各项关税+301清单1-3)[2] - 美国对其他大部分地区的平均税率为12%左右(10%的对等关税+2%左右的基准关税),与中国存在明显税率差距[3] - 加征关税类型中,基准关税+芬太尼关税+对等关税+301(清单1-3)涉及金额1463.74亿美元,占比31.64%;基准关税+芬太尼关税+对等关税+301(清单4)涉及金额1871.65亿美元,占比40.46%[3] 转口贸易与出口动态 - 在税率差距下,转口和出海仍有利润空间,5月中国对非洲出口增速33%,对东盟出口增速15%[3] - 5月中美关税缓和后,CCFI美西航线、美东航线指数相比5月9日分别上行21%、23%,显著高于CCFI综合指数增速的4%[4] - 中国到美国集装箱船数量在5月下旬表现偏弱,6月初才有所上行,显示关税缓和到实际出口存在时滞,预计6月对美出口好转程度有限[4] 美国进口需求变化 - 美国自2024年11月开始"抢进口",至2025年3月额外进口约2200亿美元商品,相当于抢进口前1个月的进口量(月均2700亿美元)[7] - 4月起美国进口需求明显下行,商品进口增速从3月的31.1%回落至2.2%,消费品和工业品进口额逐渐回落至抢进口前水平[7] - 5月中国PMI出口订单指数及6月上旬集装箱船数量显示,"抢出口2.0"力度可能开始衰减[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