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小米SU7 Ultra以7分04秒957的成绩成为纽北最快量产电动车,超越保时捷Taycan Turbo GT的7分07秒55 [4][5][9] - 该成绩体现了公司在技术、品质与安全领域的突破,成为中国汽车制造的新名片 [9][28][29] - 电动化时代为后来者提供超越机会,小米通过自主研发的高性能电机和三电系统实现弯道超车 [20][23][27] 技术突破 - 自主研发V8s超级电机转速达27200rpm,功率密度10.14kW/kg,推动赛道尾速达346km/h(保时捷Taycan Turbo GT为305km/h) [23][36] - 量产车保留高阶辅助驾驶传感器及舒适配置(如电动尾门、电吸门),整备质量2.36吨仅比保时捷重100kg [18][19] - 通过碳纤维套件(价值10万元竞速套装)优化性能,同时平衡量产车的安全性与耐用性 [7][33]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SU7 Ultra售价67.19万元,仅为保时捷Taycan Turbo GT(199.8万元)的三分之一,兼具家用舒适性与赛道性能 [47][48] - 公司计划用10年挑战保时捷纽北纪录,通过电动化技术重构性能车竞争格局 [27][45] - 车型将登陆《GT赛车》成为首款被收录的中国车,推动品牌全球化影响力 [47] 行业意义 - 中国车企首次在西方主导的性能赛道(纽北)登顶,打破保时捷42年垄断 [13][40][44] - 电动化技术使行业回归相似起跑线,电机性能取代传统轻量化成为关键胜负手 [16][23][27] - 公司选择正面竞争而非弯道超车,通过硬核技术突破重塑全球汽车工业叙事逻辑 [42][44][49]
从原型车到量产王,小米在「性能圣殿」正面硬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