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格力突发,董明珠罕见地「松手」了关键业务
格力电器格力电器(SZ:000651) 36氪·2025-06-17 18:08

核心观点 - 董明珠卸任珠海零边界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职务,由李绍斌接任,标志着格力可能正在进行一场深层次的权力交接[7][8][9] - 格力芯片业务已成为公司第二大盈利来源,2024年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50%),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75%),占总利润近11%[15][16] - 董明珠的卸任并非简单人事变动,而是格力从"强人驱动"向"制度与梯队"治理模式转型的关键信号[43] 格力芯片业务发展 - 零边界公司成立于2018年,注册资本10亿元,专注工业级32位MCU、AIoT SoC与功率器件研发,采取Fabless模式[11][12][13] - 出货量从2019年开始快速增长:2019年破千万颗,2021年超7000万颗,2022年突破1亿颗[15][28] - 2024年碳化硅芯片工厂落地,建成全球第二大、亚洲最大全自动化化合物芯片工厂[31][32] 战略转型特征 - 格力坚持全栈自研芯片路径,与美的、小米等企业采用外部投资模式形成差异[30] - 董明珠自2023年起陆续退出多个子公司法人/董事职务,呈现渐进式权力交接特征[39][40] - 接任者李绍斌为格力体系培养的技术官僚,历任研发部门、总裁助理至副总裁[41][43] 治理模式演变 - 公司正在构建"平台协作"新治理逻辑,从创始人意志转向制度化运营[43] - 此次人事调整被视为格力制度韧性的压力测试,而非衰落信号[43] - 未来格力可能更注重组织治理而非个人影响力,实现可持续发展[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