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2025全球人形机器人赛道分析报告:具身智能大模型、商业化卡点及现状、产业链公司、发展趋势及投资分析

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概览 - 人形机器人赛道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资本宠儿,尤其在国内受到政策及政府基金扶持 [8] - 顶级投行摩根士丹利、高盛集团、花旗银行接连发布2025年人形机器人最新研报,肯定其广阔前景 [8] - 全球大厂入局具身智能赛道典型代表包括英伟达和特斯拉,双方创始人在CES2025大会期间宣布人形机器人时代即将到来 [8] - 人形机器人入局者从创业派为主转变为以汽车主机厂为代表的产业派和互联网、电子商务、消费电子等科技大厂为主 [9] 全球主流人形机器人公司梳理 - 特斯拉Optimus计划2025年生产5000台,2026年目标5万台,已订购零部件支持1-1.2万台生产 [40] - 优必选Walker S1在汽车制造工厂执行质量检测任务,准确率达99%,并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50] - 宇树科技H1登上春晚后火爆,但G1产品因实际性能与宣传差距遭遇流量反噬,被质疑为"影视"公司 [51][54] - 星海图完成A轮系列融资累计1亿美金,推出轮式仿生机器人R1系列,定价19.9万元起 [55] - Figure AI与OpenAI"分手"后加速商业化,估值冲击369亿美元 [39] 技术瓶颈:机器人"大、小脑" - 人形机器人三大核心技术能力为运动控制、环境感知和人机交互,硬件市场基本成熟,软件算法仍需突破 [58][64] - 双系统架构技术路径VLA模型成为主流,将端到端模型拆分为VLM和动作执行两个模型 [66][70] - DeepSeek-R1开源模型性能对标OpenAI o1,训练成本仅557.6万美元,可能重构行业竞争格局 [72][73] - 灵巧手及多模态触觉感知传感器研发公司迎来融资潮,被视为机器人商业化关键部件 [18] 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及产业链 - 特斯拉Optimus采用22自由度灵巧手,机械臂使用永磁电机,几乎所有部件均为新开发 [40] - 宇树科技G1关节模组成本控制在1万美元以内,采用低价+全开源策略吸引科技DIY爱好者 [42][43] - 优必选Walker S1与无人叉车协同作业,形成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已签约批量采购合同 [50] - 国内116家人形机器人企业中,65%集中在科研场景交付,商业化落地仍以展示、表演为主 [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