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观点 - 公司以"链主"身份推动乳业全产业链减碳节水,通过制定标准、搭建平台、培育人才三大行动实现绿色转型 [1][2][3] - 公司2024年环保总投入达2 05亿元,拥有5家零碳工厂、6款零碳产品,4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1] - 公司承诺2050年前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已发起"零碳联盟"和"低水足迹倡议联盟",分别吸引154家和60家合作伙伴 [3][10] 标准制定 - 公司参与编制1项国际标准(ISO ESG IWA 48)和11项国家标准,覆盖牧场、工厂、物流全链条 [5] - 通过标准制定解决行业数据协同难题,提升中国乳业国际话语权,将"中国方案"转化为全球共识 [6] - 公司探索"碳足迹+水足迹"双足迹解决方案,发布中国食品行业首个"双碳"目标路线图 [3] 技术平台 - 开发中国乳业首个综合性碳管理运营平台,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碳排放数据可追溯、不可篡改 [9] - 平台已覆盖全部工厂,10家供应商入驻,完成12家供应商碳中和核查认证 [9][10] - 与43家供应商开展节能项目,包括设备升级、用能优化等 [11] 水资源管理 - 制定《水管理技术标准》,启动668个节水项目,年节水超200万吨,34家工厂获"节水型企业"称号 [12] - 完成3种产品和5家工厂水足迹认证,水回用率达15 13%,替代水源利用率达7% [12] - 加入联合国《水行动议程》,承诺2030年提高用水效率并确保可持续供应 [11] 人才培养 - 开展碳盘查和碳足迹培训,实现关键岗位员工"持证上岗" [13] - 2024年组织ISO 14068-1:2023等国际标准培训,将"双碳"管理列为供应商高管必修课 [14] - 成立"供应链能力发展中心",为供应商提供碳达峰碳中和专业培训 [14] 产品创新 - 推出国内首款环保"双减"纯牛奶,碳足迹减少30 81%,甲烷排放降低20%~30% [16] - 联合蚂蚁森林开展"零碳守护"行动,消费者购买减碳产品可兑换环保奖励 [16] - 与腾讯、联想等成立"可持续社会价值生态圈",推动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融合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