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25年持续变革:从本地到国际市场,IPO融资额重回全球第一
港交所25周年发展成就 - 港交所从本地交易所发展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国际市场,上市公司数量从2000年790家增至2600家,日均成交额从130亿港元增至2400亿港元,增长17倍 [2][6] - 衍生品市场日均成交量从2000年3.75万张合约增至176万张,增长46倍 [2] - 港股总市值增长6倍,日均成交额增长9倍,成为全球大型优质企业IPO首选地 [3] 2024年IPO市场表现 - 截至6月20日,港交所IPO项目31单,融资规模884亿港元,超过去年全年总额 [2][8] - 内地企业市值占比达81%,吸引顺丰控股、美的集团、宁德时代等A+H股上市 [8] 上市规则与结构变化 - 2018年前新经济企业占比仅3%,改革后吸引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生物医药和互联网科技企业成优质资源 [8] - 上市规则取消盈利要求及"同股不同权"限制,与沪深交易所同步优化 [8] - 20个海外市场纳入第二上市合作名单,覆盖亚洲和中东地区 [9] 互联互通机制拓展 - 互联互通从股票扩展至债券、ETF、利率掉期,即将纳入REITs [13][14] - 计划开发人民币柜台、大宗商品等新产品,优化领航星现货及衍生产品平台 [13][14] - 取消恶劣天气暂停交易、调整交易费率等措施提升市场体验 [14] 未来战略方向 - 目标成为全球最大新经济和生物科技公司集资地、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及亚洲国际资产管理中心 [10] - 持续改革上市规则,重点服务实体经济而非追求绝对排名 [1][12] - 加强国际资本引入,下半年将出访推广以吸引科技创新型企业投资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