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如何让消费者真的动“新”?

这届消费者,正在用实际行动重新定义"上新":从IP周边、限定玩偶、再到情绪饮料,越来越多爆火 新品,天然带着社交标签与情绪符号,只要够新、够特别,能发朋友圈,ta们就可能成为成交的直接 动因。 消费者关注的,是什么新? 当下的上新潮,一方面研发节奏加快,技术革新快捷,价格虽然是核心竞争力,却也开始"泛滥";另 一方面则是营销成本升高,而消费者的注意力却在快速流失。这样的趋势下,品牌依旧遵循传统上新 思路,只把上新当成SKU更替,大概率成为用户眼中的"又一款",注定得不到回应。 品牌认知的上新表达,却未必是用户眼中的触动;而用户在意的表达,你可能一句都没讲出来。从用 户的角度看,他们要的"新",不仅是多几个功能点,也不再是简单换装就能解决。真正想看到的 是,"这个商品是不是更懂我了",能否出现在他们真正需要、想象过的生活片段里。 题图|视觉中国 一只咧嘴笑的毛绒小怪兽Labubu频频冲上热搜,一块图案"吧唧"铁皮被抢断货。谷子、娃衣……你 可能看不出这些商品明确功能点,但它们实打实地在卖,甚至卖爆了。 比如近期爆火的富士X-Half,不再是参数让它出圈,而是它回潮了一种新审美——"复古胶片"与"生 活想象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