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力钛财务困境 - 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增股权冻结信息,其持有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价值18.06亿元的股权被冻结,冻结期限三年 [3][4] - 截至2024年6月,格力钛总负债达247.86亿元,半年净亏损19.05亿元,资产负债率逼近100% [5] - 2024年上半年营收19.87亿元,亏损19亿元,相当于每卖出1元产品亏损0.95元 [14] - 自2021年被格力电器控股后,格力钛累计亏损近50亿元 [15] 董明珠的执念与决策 - 2016年董明珠执意推进格力电器130亿元收购银隆新能源计划,但遭股东大会否决 [7] - 董明珠随后自掏腰包入股银隆,并拉上王健林、刘强东等投资30亿元 [7] - 2021年格力电器以18.28亿元拍下银隆30.47%股权,并更名为格力钛新能源 [7] - 董明珠个人举债投入高达23.4亿元,其中18.5亿来自格力外围供应商集资平台 [23] 技术路线与市场表现 - 钛酸锂电池安全性强,-50℃低温下仍能工作,循环寿命达3万次,但能量密度仅58-110Wh/kg,远低于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的240Wh/kg [12] - 钛酸锂电池成本是磷酸铁锂电池的3倍左右 [12] - 2016年银隆新能源客车年销量6200辆,位居全国第三,2024年销量已跌出前10,预估市占率不足3% [15] 格力电器现状 - 格力电器空调业务占营收比例近78% [20] - 格力钛提出"双线策略",收缩汽车业务转向储能和工程车 [20] - 2023年底格力电器以10.15亿元继续增持格力钛24.54%股权 [15] 行业对比 - 小米凭借首款量产车型SU7跻身新能源市场前列 [20] - 雷军2010年押注智能手机,2013年布局IoT生态,2021年All in造车,而董明珠2015年追手机风口,2016年追新能源风口,2020年追健康家电风口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