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国竞购动态 - 高瓴资本参与星巴克中国反向管理层路演,表达收购意向,同时凯雷投资、信宸资本等多家机构也参与竞购 [1] - 星巴克中国业务估值预计50亿至60亿美元(约360亿-430亿元人民币),交易预计持续至2026年,目前处于早期阶段 [1] - 竞购方包括华润控股、KKR、方源资本、PAG、美团等,部分机构在产业生态或并购经验上具备优势 [5] 反向管理层路演的意图 - 反向路演通过邀请投资者实地考察,减少信息不对称,加速交易流程,显示星巴克对出售中国业务的急迫性 [2] - 星巴克官方表态暧昧,称正在评估"把握未来增长机遇的最佳方式",未直接确认出售计划 [2][3] - 谈判进入后续轮次但参与方增加,推测星巴克总部对首轮条件不满,买卖双方存在分歧 [3] 高瓴资本的竞购优势 - 高瓴管理超6000亿人民币资金,2021年募集180亿美元(约1160亿元人民币)中100亿美元拟投入并购领域 [6] - 在食品饮料行业有丰富投资案例(良品铺子、蜜雪冰城、喜茶等),并深度参与蜜雪冰城数字化升级及皮爷咖啡中国本土化 [6][7] - 曾主导百丽531亿港元私有化案例,分拆滔搏运动后获超额回报,具备"关键时点投资关键变化"的策略经验 [7][8] 星巴克中国业务现状 - 2025财年Q2中国区营收7.4亿美元(约53.1亿元人民币),同店交易量增长4%,门店总数达7758家 [12] - 近期采取降价策略(部分产品降幅约5元),推出减糖系列及联名活动,应对市场竞争 [11] - 面临低价品牌围堵,CEO倪睿安强调调整定价结构非盲目价格战,需保持关键品类竞争力 [10][11] 行业趋势与外资品牌挑战 - 哈根达斯中国业务同样计划出售,部分竞购方与星巴克重叠,反映外资消费品牌在华策略调整 [12] - 国内消费市场呈现"悦己经济"与消费降级并行,品牌溢价效应减弱,本土资本接手或成趋势 [12]
高瓴收购星巴克的表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