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盟申请与筛选 - 海底捞自2024年3月开放加盟后收到超过2万份申请,但通过率不足0.1%,仅13家完成交割(10家老店转让+3家新店)[4][5] - 加盟条件极为苛刻:需可投入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不含贷款),且需具备多店发展财务基础、地方物业资源及企业管理经验[4] - 申请者70%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符合公司下沉市场战略目标[5][19] - 加盟商筛选需通过三轮审核:线上资质评估、商业计划与品牌认同度面试、高管终面价值观考核[15][16][17] 加盟商画像分析 - 申请者主要分为四类:职业加盟商(餐饮/酒店/珠宝等跨行业经验)、甲方物业主(下沉市场地产商)、行业转型者(房地产/外贸等)、机构投资者[11][12] - 部分申请者为家族企业二代接班人,希望通过加盟体系培养商业能力[12] - 公司强调与加盟商需达成"企业文化灵魂共振",资金仅是基础门槛[8][14] 下沉市场战略 - 2024年海底捞二三线城市门店业绩比一线城市高出一倍多,三线以下城市收入占比超40%[19] - 下沉市场(三线及以下)占全国人口70%、社零消费近2/3,但商圈面积仅占2%,优质点位稀缺[19][22] - 通过加盟模式撬动当地资源:拥有物业和"知识资源"的加盟商可帮助快速抢占核心商圈[26] 财务与运营模式 - 2024年公司营收428亿元(42.75亿人民币千元),净利润47亿元(4.7亿人民币千元),核心经营利润62.3亿元(6.23亿人民币千元)[6] - 采用"强托管"模式:加盟商无权干预日常运营,门店管理/人员/供应链全由公司直营体系统一管控[27][30] - 加盟商收益周期较长,但被视为"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稳健投资标的"[5][33] 行业竞争格局 - 区别于茶饮品牌低价加盟策略,海底捞重新定义"精英式扩张",强调长期主义而非规模增长[7] - 百胜集团、瑞幸等连锁品牌同样争夺拥有优质点位的加盟商资源[26] - 开放加盟使公司从"被选址方"转变为"主动选择方",效率显著提升[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