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把中国汽车干懵了

核心观点 - 小米YU7上市初期取得惊人销售业绩,2分钟大定订单达19.8万辆,其中锁单12.8万辆,锁单率超60% [4] - 预计首日大定将突破30万辆,锁单率可能提升至70%,相当于24.5万-28万辆 [5] - YU7的成功源于其独特设计和高感性价值,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汽车的需求 [12][19] - 公司面临产能挑战,需加快二期工厂投产以应对交付压力 [21][22] - 竞争对手可能采取降价等策略应对YU7的市场冲击 [23] 销售表现 - 3分钟大定突破20万辆,1小时逼近29万辆 [4] - 前2分钟大定订单19.8万辆,锁单12.8万辆,锁单率超60% [4] - 预计首日大定将突破30万辆,甚至可能达到35万-40万辆 [5] - 实际锁单率可能提升至接近70%,即24.5万-28万辆 [5] 产品特点 - 外观采用修长类轿跑设计,细节更丰富精致 [13] - 内饰豪华感提升,采用创新天际屏技术 [16] - 配备零重力座椅、调光玻璃等创新功能 [18] - 定位25万元"豪华感+高性能+纯电动"SUV [19] - 35岁以内青年用户对造型重视度达46.6%,女性更高达52.39% [19] 市场反应 - 发布会直播观看人数约323万,低于去年SU7单场数据 [9] - 定价25万-33万元区间,被部分评论认为性价比不高 [11] - 配置选择相对克制,部分功能需额外付费 [11] - 独特设计和高感性价值成功吸引目标客户 [12][19] 产能与交付 - 首批YU7由一厂生产,产能不稳定 [21] - 二期工厂预计7月投产,需经历产能爬升过程 [21] - 2025年产能目标30万辆(两座工厂) [22] - 2024年底月交付量已达2.8万辆 [22] - 预计8月开启首批交付,交付周期可能较长 [21] 竞争环境 - 竞争对手可能针对YU7调整产品策略和定价 [23] - 特斯拉可能发动新一轮降价攻势 [23] - 细分市场可能进入新一轮洗牌周期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