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刻“光大模式”?这家央企巨额增持浦发银行可转债

银行可转债市场动态 - 浦发银行可转债获信达投资增持1.18亿张,占发行总量23.57% [1][2][7] - 浦发转债发行总额500亿元,尚有4个月到期,当前转股率仅0.0029% [2][5] - 信达投资为中国信达全资子公司,后者总资产超1.6万亿元,核心业务为不良资产经营 [8][9] 光大银行可转债案例参考 - 光大转债到期前获中国华融增持1.22亿张(占40.56%),转股后持股7%成为第二大股东 [3][10] - 光大转债最终转股率75.77%,直接降低偿付压力并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11] - 华融通过溢价转股方式降低成本,每股实际成本低于二级市场直接购买 [11] 银行可转债转股机制 - 转股需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转股价1.3倍),对"破净"银行难度较大 [15] - 2023年多家银行转债触发强赎转股,如成银转债(99.94%)、苏行转债(99.93%) [16][17] - 中信转债到期前控股股东转股263.88亿元,最终转股率达99.86% [18][19] 银行可转债市场现状 - 当前市场存续8只银行转债,浦发转债4个月到期,齐鲁转债接近强赎触发 [20] - 常熟银行、上海银行、重庆银行等股价已贴近转股价1.3倍 [21] - 2023年以来银行转债新发长期停滞,主因板块估值持续破净 [26] 银行可转债发展历程 - 2017年起被广泛使用,2018-2019年发行规模达130亿/1360亿元 [22] - 2020年发行量不足百亿,因永续债受宠及市场低迷 [24] - 2021-2022年发行回暖,分别达1100亿/270亿元,发行效率提升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