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特斯拉从2016年提出"Uber+Airbnb"共享电动车概念,到2024年转型为Robotaxi战略,通过纯视觉+无方向盘设计重新定义L4自动驾驶赛道[1][3][7] - 公司采用"数据飞轮"模式,仅用视觉传感器和Dojo超算实现算法迭代,相比Waymo等对手具有显著可扩展性优势[14][16][17] - 目标是通过OTA将数百万量产车升级为L4 Robotaxi,实现从几千台到数百万辆的指数级规模跃迁[15][21][25] - 当前试运营使用20辆改款Model Y,定价4.2美元/单,目标成本0.2美元/英里,计划2026年推出无方向盘Cybercab主力车型[9][27][28][35] - 机构预测美国Robotaxi市场将以90%年复合增长,2030年达70亿美元规模,但当前全球运营车辆不足1万台[45][44] 技术路线 - 采用纯视觉方案替代多传感器融合,通过HW4芯片(500-700TOPS)和Dojo超算支撑AI训练,HW5算力将超2000TOPS[20] - 2023年起在北美测试FSD无人监督版本,已实现从产线到客户的全自动交付[18][23][24] - 端到端AI模型通过海量数据自主学习,无需硬件改装或城市测绘,形成"数据-训练-部署"闭环[14][20][21] 竞争格局 - Waymo现有车队约2000辆,完成1000万订单;百度萝卜快跑达1100万订单,小马智行等中国公司加速中东布局[43] - 特斯拉凭借35%硬件成本优势和数据规模效应,可能形成赢家通吃局面[38][42] - 行业仍处投入期,小马智行Q1净亏损同比扩大80.77%,单位成本需十年才能优化至理想区间[51][52] 商业化挑战 - 需突破用户信任鸿沟,证明纯视觉方案安全性与多传感器方案相当[49] - 监管审批是规模化首要障碍,需符合各地上路标准[50] - 当前试运营限于德州奥斯汀指定区域,面积仅为Waymo一半[9][34]
特斯拉又放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