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宋雪涛:美股、美债、美元分别在定价什么?

核心观点 - 当前市场一致预期具有脆弱性,线性外推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1][25] - 美股、美债与美元逐渐分野,三者的核心驱动存在差异 [3][4] - 美股由情绪和资金驱动,美债交织短期衰退预期和长期财政可持续性担忧,美元体现中期关税因素和长期财政可持续性担忧 [4] 美股分析 - 美股趋于短期化、散户化,4月后反弹主要由情绪和资金驱动,散户成为主力,投机心理主导 [7] - 短期利好包括减税持续推进、财政收缩缓和和关税冲击缓和,但可持续性未受重视 [7] - 动摇美股根基的问题未解决:AI叙事动摇、贫富差距扩大、财政问题持续 [7] - 美股上涨结构分化,关税和减税可能加剧贫富差距和美国政治信任问题 [7] - 美股可替代性较低,全球来看美股公司展现出极强的盈利能力和成长增速 [22][24] 美债分析 - 美债定价时间维度中等,短期与长期定价并存:短端定价衰退和降息预期,长端定价远期财政可持续性担忧 [11] - 美国经济走弱迹象清晰,居民消费透支效应展现,劳动力市场压力增大 [13] - 5月PCE数据反映进一步走弱的收支结构:实际支出环比收缩0.3%,实际收入环比收缩0.4% [14] - 通胀下行、数据走弱为联储降息创造条件,美债短端利率可能进一步走低 [15] - 美国财政可持续性未解决,参议院和解法案未来十年或增加3.5万亿至4.2万亿美元赤字 [15] - 债务/GDP比重在2034年或达125%,高于基线情形的117% [19] - 美债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长久期美债可被短久期美债或其他现金类资产替代 [24] 美元分析 - 美元定价时间维度最长,相较年初跌10%左右,反映中期关税因素和长期财政可持续性担忧 [20] - 8月左右关税威胁可能随谈判框架达成而减弱,提供美元转折可能 [20] - 财政长期可持续担忧复杂,主观因素为特朗普激化美债矛盾,客观因素为美元根基被质疑 [21] - 市场对美元走弱预期趋同,分歧在时长和幅度,部分长期看空至70-75 [21] - 美元替代选择更多,海外持有者预期美元长期走弱时易转向其他货币或商品 [24] - 短期美元可能下行至95附近,但长期走势仍需观察 [28] 市场预期与风险 - 当前市场一致预期具有脆弱性,线性外推可能错误 [1][25] - 特朗普退缩不代表对经济的伤害未发生,且随时间推进更接近"翻车"边际 [26] - 政策不会直接触发衰退,但边界已不远,任何升级都可能戳破窗户纸 [28] - 美债交易价值胜过配置属性,波动不对称性会加剧,利率或呈现"缓上急下"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