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话快手可灵丨AI 新世界加载中,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核心观点 - AI生成视频技术已具备一定成熟度,尤其在写实风格表达和运动表现方面表现突出,但距离高水准大银幕制作仍有差距 [7][16] - 行业处于快速迭代期,国内外巨头加速入场,可灵AI凭借高频迭代(一年22次)和综合实力保持Tier 1水平 [8][23] - AI工具在短剧、广告、游戏等领域已实现商业化应用,尤其在科幻类内容制作中可节省50%-70%成本 [7][28][29] 技术进展 - 可灵AI 2.1模型在语义遵从、运动表现(速度/自然度/物理规律符合度)等基础能力显著提升,支持高速运动与极致互动表现 [10][16] - 视频生成技术突破点包括:水流波动/动物毛发纹理的真实渲染、长镜头表情变化细腻度、二维动漫打斗动作流畅度 [3][16] - 当前技术短板集中于运动模糊、边缘模糊、群像人脸崩坏等稳定性问题,音效同步能力暂未布局 [18] 商业化表现 - 可灵AI全球用户达2200万,企业及开发者超1万,Q1营收1.5亿元(70%来自P端订阅) [8] - 定价策略激进:5秒视频3.5元(0.7元/秒),低于行业1元/秒均价 [19] - 主要落地场景:短剧大空镜/战争场面生成(成本节省50%)、宠物魔改视频、广告特效模板 [7][15][29]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视频生成赛道形成百花齐放格局:可灵与谷歌Veo分列文生视频/图生视频全球前二,Meta Movie Gen、阿里通义万相2.1、字节即梦AI等相继入场 [8] - 核心竞争力差异:谷歌Veo依托YouTube数据强化音画同步,可灵聚焦基础模型迭代与创作者生态建设 [18][20] - 行业仍处早期阶段,技术迭代、创作者生态搭建、商业化路径探索为共同挑战 [8][24] 应用前景 - 科幻/魔幻类内容降本效果最显著,可达传统制作成本的1/50-1/2,现实主义题材因观众敏感度较高应用受限 [29][31] - 动画制作效率提升至传统工时的1/3,资金成本降低至1/2以下 [7][32] - 未来方向包括简化创作流程、强化多模态融合、拓展C端用户破圈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