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YU7爆火了?但特斯拉早就不和“车厂”玩同一个游戏

赛道差异与公司定位 - 特斯拉已完成从电动车制造商向AI公司的转型,自动驾驶是其核心产品,未来布局包括机器人、脑机接口和XAI项目[3][4] - 小米YU7仍属于传统制造商逻辑,聚焦性价比、外观和内饰,与特斯拉不在同一竞争维度[10] - 特斯拉的Robotaxi试点已在德州奥斯汀启动,采用邀请制但规模持续扩大,标志着其自动驾驶商业化进入新阶段[4] 技术路线与行业趋势 - 特斯拉坚持纯视觉自动驾驶方案,认为多传感器会降低算法效率,人类驾驶依赖视觉因此AI也应同理[12] - 自动驾驶被视为下一代汽车产业革命的核心,特斯拉在该领域十年深耕形成显著先发优势[4][12] - Robotaxi商业模式潜力巨大,单车全年可创收且营销成本趋零,规模效应下可能颠覆现有网约车市场[11] 产品与市场策略对比 - 小米YU7通过免费金属漆(如宝石绿、钛金属色)和付费选装(如厥匿名超硬茨¥7,000)强化性价比吸引力[6][10] - 特斯拉对传统汽车竞争(如内饰、价格)已无兴趣,重心转向自动驾驶技术落地而非销量增长[10] - 若特斯拉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车辆功能属性将超越外观设计,甚至可通过共享经济模式创造额外收益[11] 行业竞争格局展望 - 中国车企需加速AI和自动驾驶布局,否则在技术代差下面临被动局面[13] - 特斯拉的AI战略形成降维打击,其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后可能重构汽车产业价值链[3][11] - 激光雷达与纯视觉的技术路线争议本质是算法和数据闭环能力的比拼,历史经验显示单一高效方案可能胜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