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发布 AI 眼镜,智能眼镜为何迎来大厂扎堆? | 声动早咖啡

小米AI眼镜发布 - 小米正式推出AI眼镜 基础款售价1999元 可变色镜片型号价格更高700元和1000元 镜框重量约40克 [1] - 产品功能与Meta智能眼镜相近 支持语音交互 拍照录像 可通过摄像头进行直播 但未配备显示屏 [1] - 作为国内科技巨头入局 进一步激发市场对AI眼镜品类的关注 [1] - 发布会后12小时京东平台销量约8000件 优于其他品牌 但不及小米电动车发布时的数十万人预约量 [7] 行业发展现状 - AI眼镜赛道重新热闹 国内Rokid 影目科技等初创企业已抢先发布产品 Meta 苹果 谷歌 Snap等海外公司也在积极布局 [2] - 京东平台AI智能眼镜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8倍 [2] - Meta与雷朋合作的智能眼镜累计销量已超过200万副 国金证券预测年销量有望达到600万副 [4] - 2025年或将成为智能眼镜全面爆发的一年 Meta已证明无内置显示屏的智能眼镜同样拥有广阔市场 [5] 技术供应链 - Meta率先打通智能眼镜供应链 其他厂商可借用其体系快速推出类似产品 [6] - 雷朋智能眼镜中成本最高的零部件为高通芯片 单价约55美元 存储与音频模块主要来自佰维存储 歌尔股份等中国企业 [6] - 国产AI眼镜产品中 九成以上核心零部件来自中国供应商 [6] - 大语言模型进步降低交互成本 部分供应商提供免费额度 使AI眼镜能以较低成本接入高性能模型 [6] 产品痛点与挑战 - 当前智能眼镜核心要素在于"好看"和"轻便" AI功能尚未成为刚需 [9] - 主流AI眼镜在进行视觉识别等任务时 平均响应时长高达4到6秒 [9] - 翻译功能需先拍照识别文字再翻译 无法实现真正"同声传译" [9] - 制造商难以在成本 轻薄与功能三者间实现完美平衡 产品同质化严重 应用场景单一 [10][11] - 拍摄功能受用户关注 但续航能力明显不足 需在续航 重量与芯片算力间寻找平衡点 [11] 市场竞争格局 - Meta智能眼镜成功推动公司内部重视 已拆分元宇宙部门 延长与雷朋合作 并有意收购其母公司股份 [4] - 苹果计划2026年底前推出智能眼镜 与Meta正面竞争 [5] - 谷歌有意入股雷朋母公司 并收购HTC头戴设备和眼镜部门部分业务 [5] - 国内至少50个团队在研发AI眼镜 但产品距离"下一代超级硬件"仍有差距 [10]